中國造船企業正面臨進一步回暖,大型船企求穩,觀望情緒濃重。接單不難,求穩發展難。這是9日在南京“2014中國國際船舶工業博覽會”上多位業界人士的...
造船業正迎來新一輪造船潮。近日,包括中國遠洋在內的國內外船東都下了大筆訂單。權威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全國造船工業承接新船訂單1808萬載重噸,同比增長259%。業...
日前,在國務院印發《船舶工業加快結構調整促進轉型升級實施方案(2013~2015年)》的基礎上,江西省出臺了《江西省船舶工業結構調整促進轉型升級的工作方案(2013~2...
8月7日,南京的天氣熱得像下火。八卦洲江心島上的八九家造船廠里,船臺上空空蕩蕩的,卻早已不復往昔熱火朝天的景象。根據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發布的《2013年上半年船舶工業...
規模世界第一的中國船舶工業未來若干年內將會發生新變化:落后及過剩產能被逐漸關閉,生產要素流向高端領域––中國在世界造船業格局中不僅占據數量優勢...
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13年4月26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00日元兌人民幣6.2675元。近6個月來,日元對人民幣的貶值幅度已超過2...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造船完工量6021萬載重噸,比2011年下降21.4%,新承接船舶訂單量2041萬載重噸,比2011年下降43.6%。&...
韓聯社3日電:據韓國際貿易研究院3日表示,去年1-10月韓國造船業出口總值達335億美元,同比減少28.2%。這是自1999年同比下降6.0%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201...
破產潮才開始深秋十月,天氣愈涼,而國內造船業也“駛入”絲絲寒意的冬季。作為國內造船廠集聚地之一的臺州,如今眺望椒...
據英國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統計,2012年1~8月,世界造船完工量11364萬載重噸;新接訂單量2820萬載重噸;至8月底,世界造船手持訂單量28160萬載重噸。其中,世界...
初秋九月,天漸涼,比溫度還低的,是全球造船業。國內龍頭造船企業、上市公司"中國船舶(600150,股吧)"日前發布風險警示,預計2012年1-9月份實現的歸屬于上市公司...
據報道,資金鏈緊繃、訂單銳減、交船難、集中度低,這些因素裹挾而成的超強"臺風"正沉重地抽打著中國盛極一時的造船業。有種悲觀的預測,經濟低迷期過后的中國船企或將從高峰期的...
中國石油和石化設備工業協會首席顧問趙志明表示,今年1-7月,總體裝備制造業工業總產值增長同比下滑,但是石油裝備尤其是海工裝備的增長遠好于整個裝備制造業增長。未來五年,一...
中國船舶工業協會7月27日通報稱,今年上半年,我國船舶工業努力克服全球船舶市場持續低迷帶來的接船難、交船難等困難,造船完工量保持增長,工業總產值、主營業務收入保持平穩增...
業界人士14日在新加坡舉行的亞太海事展上預測,全球航運業和造船業仍將受到運力過剩和全球經濟前景不明朗的影響,短時間內難見到曙光。一些分析人士表示,金融危機之后,尤其是最...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28日發布的全國船舶工業經濟運行數據顯示,10月份造船業當月完工量和新承接訂單量同創年內最低點,造船業全年低迷已成定局。數據顯示,今年1至10月全國...
為加快發展船舶工業,東莞市政府前不久出臺了《加快東莞市船舶工業發展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12年全市造船能力超過100萬噸,船舶工業總產值達到100億元以...
造船業的起落,一直被看作是衡量經濟復蘇與否的重要先行風向標。雖然船舶界人士都稱今年中國將超越韓日,成為世界第一大造船國,但造船業過剩卻是一個未來數年都難以逾越的難題。在...
日前,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公布了今年以來我國船舶工業經濟運行情況。2010年1~10月,我國船舶工業繼續保持快速發展,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實現大幅增長,手持船舶訂單企...
全世界的公司都已經在擺脫全球經濟衰退,而造船廠才剛剛開始感受到衰退的影響。訂單已經大幅減少,迫使造船企業紛紛裁員,轉而為能源行業生產鉆井平臺和其他海上產品。衰退對造船業...
3月28日,中國超硬材料網市場總監劉小雨、市場經理高峰一行走...
公元1278年,此時的南宋就如零丁洋里的一片到處漏水的孤舟,...
2023年9月20日,時隔四年,期待已久的第六屆磨料磨具磨削展覽會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隆重開幕。本次展覽會由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機精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機械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旨在推動中國磨料磨具行業的快速發展,加強國內外企業的交流與合作。
1963年,我國成功研制出第一顆人造金剛石,經過幾代人的拼搏奮斗,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華麗蝶變。人造金剛石及其制品在我國航空航天、國防軍工、機床機械等領域發揮著愈發重要的作用。不僅如此,隨著金剛石技術的選代,金剛石民用領域—培育鉆石迎來了自己的大爆發,中國占據了世界培育鉆石產量的80%以上,近幾年在國際上產生了巨大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