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印度一直是我國鐵礦石主要來源地,但隨著印度鋼鐵消費上升,開始限制礦石初級產品出口,今年一季度,我國進口的印度礦石量已經銳減兩成。另外,5月份,印度環境部長表示,浦項鋼鐵在印度的鋼鐵...
印度一直是我國鐵礦石主要來源地,但隨著印度鋼鐵消費上升,開始限制礦石初級產品出口,今年一季度,我國進口的印度礦石量已經銳減兩成。另外,5月份,印度環境部長表示,浦項鋼鐵在印度的鋼鐵廠,不應出口包括鐵礦石在內的原材料。這些都表明,印度在世界鐵礦石產業鏈中的角色正在改變。
印度的鋼材需求在明顯提升,近日國際鋼協發布預測,2011年印度鋼鐵需求增幅將達到13.3%,大大高于全球5.9%的增幅,2012年其鋼鐵需求增速將提高到14.3%?在需求的拉動下,2011財年鋼材進口量可能達到1000萬噸?印度會由主要的鐵礦石出口國變成了進口國么,對世界鋼鐵行業影響幾何。這些大家關注的問題,答案就是印度的城市化和工業化,對如何消耗鋼材。一個共識是,一個國家的城市化、工業化是礦產資源消費增長的飛躍時期。
回顧中國的城市化發展,對鋼材的消耗強度驚人。2010年,我國城市化率達到49.7%,比2000年大幅提高13.46個百分點。同期,短短十年間,我國的鋼鐵產量大幅增長,2000年我國產鋼1.285億噸;2010年,產鋼量達到了6.27億噸,占到了全球產鋼量的44.3%。十年翻了五倍,年均復合增長達到17%,同期全球粗鋼產量年均增長5.2%,若扣除中國產量,全球鋼鐵產量增長僅為0.89%,處于緩慢的自然增長狀態。
印度鋼鐵消費上升世界產業鏈格局悄然生變
中國成為過去十年全球鋼鐵消費的主導,現在又進入了下一個十年,全球鋼鐵消費將如何演變?首先,可以肯定,未來十年,中國依然是新增鋼鐵產量最快的地區之一,目前人均消費每年在400公斤,還有較大的增長空間。但除了中國外,還有其它國家也進入城市化和工業化,比如印度。可以預見下一個十年,全球粗鋼產量依然將保持較高增長速度。
一般來講,人均國民生產總值1000到3000美元是鋼鐵產量及消費高速增長期;三千到六千美元是平穩緩慢增長期;6000美元以上是鋼鐵產能回落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布顯示,2010年印度人均GDP是1176美元,印度已經踏上了鋼鐵產品消費快速增長的起步階段。這個水平,正好處在我國2003年階段。2003年我國人均邁上1000美元,人均粗鋼產量172公斤,開啟了鋼鐵產量增量迅猛階段,2010年,我國的人均產量在450公斤左右,7年間年均增長率達到了15%。
另外,印度的經濟增長正在加快,2010年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長8.2%,未來五年年均增長有望保持在9%以上。而且印度的鋼鐵消費增長加快,人均成品鋼材消費量則從2003年的31.3公斤增長到2009年的55.3公斤,年均復合增長8.9%。當然,印度對全球市場之所以重要,原因在于它和中國一樣,有著過十億的人口規模。
盡管印度經濟面臨著更多挑戰,比如國民教育普遍不高,基礎設施建設緩慢。但我們不能低估印度的鋼鐵消費量,因為印度將是全球人口紅利潛能最大的國家。2010年3月,印度公布了人口普查的結構,總人口為12.10億,其中兒童人口為3.67億,印度人口紅利將超過中國,有關方面預計,印度在2005年至2025年間新增逾1.7億城鎮工人。而同期中國的新增城鎮工人只有5000萬。
目前,印度以年均9%的鋼鐵產品消費增速,其實,已經影響到了全球鐵礦石格局,我國的進口印度礦石量明顯下降。今年一季度,我國累計進口鐵礦石17717.27萬噸,同比增長14.3%。在三個主要進口源地中,澳大利亞、巴西同比增長分別達到5.57%和29.24%,但印度礦的進口量降幅達到了20.44%,印度礦源在我國進口量的比重,已經從兩年前的20%降到了15%以下。
這幾年印度經濟增長較快,拉動國內鋼鐵企業的產能擴張熱情,塔塔、印度鋼鐵管理局等公司紛紛擴產,加強了對鐵礦石的消耗。印度鋼廠消耗更多的鐵礦石,該國的鐵礦石產量與國內鋼鐵消費量的比值,從2005年的2.3,降到了2010年的1.8,鐵礦石的產量增長明顯落后于需求增長。
當然,印度政府還有一個宏偉計劃。印度鋼鐵部希望到2015-2016財政年度,粗鋼年產能達到1.45億噸,這意味著未來5年產能將從目前的7800萬噸增長近一倍。當然,也有分析認為,印度鋼鐵部產能擴建目標不切實際,到2015-2016年度印度鋼產能將達到1.1-1.2億噸。
但是,即便印度鋼鐵產能難以五年翻一倍,但未來它的鋼鐵產能將呈加速擴張狀態,特別到了2015年以后,鋼鐵產能邁上了億噸水平以后,印度的產能擴張將真正開啟,據國際鋼鐵協會預測,2020年印度的鋼材需求量將達到1.80億噸至2億噸,個人相信,這也僅是印度鋼鐵消費增長的一個中間點,其后仍有巨大的增長空間。
作為鋼鐵企業,面對未來印度的巨大潛在產能增長空間,將如何應對?中國國際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行業特邀研究員羅百輝表示,中國是最大的鋼鐵消費市場,短期看還有一定的增長空間,但長期看,未來全球鋼鐵新增消費的主戰場在印度。中國鋼廠不可忽視印度市場,越早買票搭車,越占先機,規避未來的貿易壁壘,不如直接將鋼廠建立到需求地,比在美國等發達國家建廠更有前景。其實,韓國、日本鋼廠已經開始在印度建廠,這方面我國企業已經是跑在了日韓后面。
另外,面對未來潛在的洶涌礦石需求,需及早準備。目前礦石價格高企,2012年以后,會有部分鐵礦石項目陸續達產,但長期來看,全球的鋼鐵需求增長將繼續跑贏鐵礦石擴產,未來十年的鐵礦石消費依然偏緊,鋼鐵企業保障礦源的工作仍是長期工程。
來源:中國建材第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