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白鴨山已探明石材儲量達5.15億立方米面積有60多平方千米165家規上石材企業(2022年數據)聚集預計可開采百年這里被業內稱為全球最大的石材基地也是我國目前最大的石材加工市場
麻城白鴨山石材基地展示
目前,已有40余家鄂州金剛石工具企業設點入駐白鴨山提供不同種類的配套服務,在各路人馬的“亮劍”比拼中,鄂州金剛石工具產品占到了85%以上的銷售份額。
“內卷”,一個當下的高頻用詞
就市場而言
“卷”是指競爭激烈
導致企業動力不足
市場“卷”起千層浪之時
鄂州金剛石產業
卻并沒有因為“卷”而“鈍”
相反是“卷”中鋒“刃”
破“卷”前行
打開了白鴨山石材基地的一條通道
白鴨山,位于麻城市白果鎮。開車從鄂州出發,90分鐘便可抵達山下。盡管與白鴨山相距不遠,鄂州金剛石人卻與其隔江相望,且無緣多年。石材加工,離不開金剛石工具,白鴨山成為金剛石行業的“華山”。2021年,一個電話給鄂州金剛石搶灘白鴨山帶來了機遇,也引來了一場兩種石材切割技術模式的“華山論劍”。
鄂州金剛石企業在白鴨山石材基地設點配套
那年,打電話的是麻城輝陽石材公司負責人,接電話的是從業30余年的鄂州金剛石人毛仁明。“他是老鄉介紹打的電話,我們并不認識,希望我過去幫他解決石材切割遇到的技術問題。”從鄂州走出到廣西岺溪創業,毛仁明已在當地開礦山、生產金剛石工具20余年,他回憶。
因新冠疫情防控,直到2022年6月30日,毛仁明才到了麻城。到了以后,才曉得其中緣由。原來,當地的石材企業正在謀劃升級石材加工切割技術,由過去的組合鋸加工升級為塔鋸,輝陽石材是當地引進塔鋸技術的第一家企業。
“他們之前采用了多家金剛石工具企業生產的刀頭、鋸片,但生產出來的板材質量、產量均達不到要求,企業很是著急,就一直在聯系我。”毛仁明說。
人家的“劍”折戟白鴨山,毛仁明的“劍”真的能行嗎?對此,毛仁明有一定的底氣,“一來,塔鋸使用的是薄鋸片,是我們鄂州金剛石工具的特色與強項;二來,我在岺溪開礦山,已有塔鋸使用經驗。”
“劍”好不好,一試便知。2022年7月3日,毛仁明便將第一批自動焊機、焊架、校正平臺等設備安裝到了輝陽石材生產車間,第一批金剛石刀頭、基體也隨后運到。
焊接刀頭,鋸片校正,上塔鋸機臺,開機試“劍”。“一次性成功,不僅解決了上大下小‘斧頭板’的問題,板材質量、產量都提高了。現在,還幫助石材企業降低綜合成本50%。”毛仁明說。
“華山論劍”落幕,毛仁明成了第一個成功搶灘白鴨山的鄂州金剛石人,“更重要的是,作為加工材料供應商,為白鴨山的 石材企業構建起了價值鏈,這也是我們贏得市場的關鍵。”
毛仁明介紹,這價值鏈就是,以金剛石工具為核心,為石材企業提供整體解決方案,以最終的板材質量、產量來計算合作雙方的利益,“一塊石材交到我們手上,石材企業不用操心切割流程只取成品。我們呢?加工出的板材質量好、產量高,我們的收益就跟著高。過去呢?我們是只賣金剛石刀頭,一粒多少錢,數完刀頭,再數錢,就沒事了。”
麻城白鴨山石材基地的石材加工廠內一片忙碌
簡單的刀頭買與賣,也引來了行業“內卷”,“內卷到什么程度呢?同行彼此殺價,石材企業也壓貨款變相砍價,有外地同行甚至一年才結一次賬,以贏得競爭。至于石材企業對金剛石工具質量的適配性怎樣,考慮不多,銀貨兩訖,互不牽扯。”鄂州市金剛石工具行業協會秘書長嚴陶說。市場在哪里,活力就在哪里。然而,“內卷”的市場該怎樣才能“卷”而不“鈍”,且還鋒“刃”?“不卷價格,卷價值,在產業鏈上加掛價值鏈,做市場的共贏者。鄂州金剛石搶灘白鴨山,就是這樣。”嚴陶認為。
目前,毛仁明已為白鴨山石材基地的20多個廠家提供服務,與他們建起了價值鏈。2023年4月,在鄂州樊口,毛仁明的一座1900平方米的生產車間投入生產,其生產的塔鋸刀頭專供白鴨山。“樊口車間每天生產8萬顆刀頭都不夠用,只能滿足70%的需求,其余我還得從岺溪的車間調貨。今年,需要計劃在樊口擴大產能。”6月28日,毛仁明對記者說。對白鴨山石材基地的市場潛力,鄂州市金剛石工具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汪克齊有自己的判斷。2023年布局,2024年組織團隊入駐,汪克齊已在白鴨山下投資近700萬元建起了1500平方米的廠房,為40家石材企業提供塔鋸石材切割服務。
鄂州黃岡石材產業鏈對接會
“工具變革帶來新的市場。目前,麻城石材鋸機迭代升級,對鄂州金剛石產業是利好。換代估計會在兩到三年逐步完成。全部完成后,按其發展趨勢,每個月估計會產生1億元的金剛石刀頭產值。”他認為。市場多變,利好的同時,如何不被打下擂臺?“鄂州金剛石在思考、在進步,人家也在練功夫,‘卷價值’還得繼續,我們還得繼續練好‘內功’,包括技術、服務的升級。”汪克齊客觀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