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為國民經濟若干領域不可缺少和難以替代的功能材料,炭素制品市場潛力仍然很大。國家發改委產業政策司近日就我國炭素工業未來一段時間的發展提出,“十一五”時期是我國炭素工業加速結構調整、...
作為國民經濟若干領域不可缺少和難以替代的功能材料,炭素制品市場潛力仍然很大。國家發改委產業政策司近日就我國炭素工業未來一段時間的發展提出,“十 一五”時期是我國炭素工業加速結構調整、主動適應市場、實現產業升級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炭素工業展現出的良好發展機遇,也預示著新的挑戰。
均年增長率將超4%
雖然多家權威機構都曾預測,“十一五”期間,我國GDP年平均增長率將在7.5%以上,比“十五”期間的增長速度出現小幅回落,但仍然可以肯 定,炭素工業的市場需求空間仍十分看好。但在綜合分析了國內炭素市場的需求情況之后,發改委指出,“十一五”期間,我國炭素市場的增長將保持適度和平穩。
發改委工業司認為,雖然“十五”期間,我國炭素工業得到了較全面的發展,但還存在增長方式粗放,企業創新能力偏弱,產品結構不合理,產能擴張 速度過快等一系列突出問題。同時,目前,我國正處在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加速發展的進程中,鋼鐵及有色金屬、電子、機械、化工、核能、航空航天等國民經 濟各部門的持續、快速發展和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都對炭素制品的數量、品種和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據此,“十一五”期間,我國炭素工業市場需求將從原來的 持續高速增長轉向適度平穩增長,平均年增長率將在4%~5%。
技術創新是解決結構性矛盾主要出路
要解決我國炭素工業發展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就必須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技術創新能力,轉變增長方式,把過去注重數量的粗放型發展模式 轉移到節約能源、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污染、增加品種、提高質量、注重效益的集約型發展軌道上來。發改委指出,為實現可持續發展,今后炭素工業應把節能降 耗、改善環保水平作為企業發展的前提,重塑綠色炭素。同時,重點做好轉換經營機制,提高產業集中度等方面的工作。
發改委表示,加大研發投入,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在品種、質量、成本、服務上全面提高競爭力,已成為解決我國炭素工業結構性矛盾的主要出路。
據了解,當前我國炭素工業發展中,一方面低端產品如普通功率石墨電極、鋁用陽極和陰極炭塊等產能過剩、市場供大于求,另一方面高技術含量、高 附加值的產品,如大規格超高功率石墨電極、核石墨、航空航天用石墨和各領域用特種石墨及碳石墨復合材料等又有相當數量的缺口,需要依靠部分進口才能完全解 決。這一問題雖然表現為炭素產品結構不合理,但其深層原因在于技術開發投入不足,產業自主創新和技術集成創新能力弱,產品結構的優化升級缺乏強有力的技術 支撐。
發改委建議,企業應把技術創新納入到企業的發展規劃中去,結合企業自身技術裝備情況和產品定位,確定技術創新的主攻方向、重點內容;建立符合 企業自身發展實際的創新機制和與高校、科研單位相聯合的創新體系。對于重大的技術攻關項目,企業往往沒有動力也沒有能力獨自承擔,因此政府應給予一定支 持,支持方式除直接撥款外,還可采取政府為之提供財政稅收與信貸方面優惠政策的方式,行業協會可以在這方面協助企業爭取政府的支持。
同時,炭素工業應結合國有老企業的改制,加快推進企業重組,轉換經營機制,提高產業集中度,調整產業結構,避免重復建設,優化產業布局,增強企業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