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從2017年報爆增70%到2018年一季報大跌50%,正在遭遇業績“過山車”的藍思科技(300433.SZ)終于一改上周“跌跌不休”的頹勢,收盤漲幅達5.87%。
前一個交易日的5月18日,藍思科技董秘彭孟武在其2017年度股東大會上表態,似乎給了投資者一顆定心丸,其在現場表示,2018年,公司欲再實現30%的營業收入增長和35%的凈利潤增長。
如何避免業績曇花一現?
在經歷了2016年業績下滑、股價下跌之后,藍思科技2017年報表現可謂“驚艷”。
2017年,藍思科技實現營業收入237億元,同比增長55.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47億元,同比增長70%。
但這一態勢并未在今年一季度延續,2018年前三個月藍思科技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0億元,同比下降50.15%。
這意味著,在后三個季度中,藍思科技的業績增長需達到50%以上才能實現2018年的業績增長30%-35%的目標。
“一季度,我們承接了很多國內品牌的業務,利潤不高,另外與客戶指定的組合件廠商合作不及預期。二季度,我們很多工業園區都在超預期出貨,一定能實現今年的目標。”5月18日,藍思科技董事長周群飛在2017年度股東大會上說道。
不過,藍思科技客戶集中度較高的問題仍很突出。前五大客戶銷售額占年度總額的比例高達76.07%,其中第一大客戶銷售額占比為49.37%。
早在上市之初,藍思科技就因對單一客戶太過依賴備受爭議。招股書顯示,2012年、2013年、2014年,藍思科技對蘋果的銷售收入占比分別為60.70%、47.97%、56.61%。
“公司看好大客戶的發展,并預測在未來一段時間里,大客戶的行業地位很難撼動。不過我們也非常重視開拓客戶群,今年我們和國內外品牌客戶的合作較往年提升很多。”早前,一名藍思科技內部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
近年來,藍思科技增加了與華為、小米、OPPO、VIVO等國內手機品牌的合作,2017年內銷收入同比增長87.51%。
5月19日,一位手機行業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的記者,比起以前,藍思科技對蘋果的依賴已經減少了很多,但目前存在一定的問題,相對于蘋果手機而言,安卓手機的利潤更薄,此外由于安卓手機型號更多,在量產階段也需要更多的磨合期。
競爭加劇
5G臨近,玻璃蓋板迎來更龐大的市場,藍思科技面臨的競爭也更為激烈。
“無線充電不斷滲透、5G時代對信號傳導的要求更高,手機后蓋去金屬化成為大的趨勢,目前來看雙面玻璃將會是未來的潮流。”5月19日,華南一家中型券商投行部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據不完全統計,在過去兩年間,包括碳元科技(603133.SH)、星星科技(300256.SZ)、聯創電子(002036.SZ)、凱盛科技(600552.SZ)等十余家A股上市公司紛紛公告欲投資3D玻璃產業。
其中,不少上市公司的主業與玻璃毫無關聯。
“我知道現在很多企業都想進入玻璃行業,這也從側面說明了玻璃行業的前景很好,但是這些競爭對手要想在一兩年內超越藍思的規模和技術很難。”周群飛在股東大會上如此說道。
另一方面,藍思科技也做好了開拓新材料的準備。
從2010年起,藍思科技開始探索陶瓷、藍寶石等新材料,2017年,藍思科技還與山東國瓷設立合資公司,鞏固、擴大公司在精密陶瓷領域的先發優勢。
據藍思科技內部人士介紹,全球領導品牌旗下的智能手表產品外觀件大量采用陶瓷材料,其主要供應商便是藍思科技。
不過,藍寶石在行業內的應用推廣可就沒那么順利了。
2014年,A股市場曾掀起一股“藍寶石熱”,但最終事實證明,受制于產能、工藝水平和成本,即使現在談藍寶石在手機上大面積應用依舊言之過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