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海為龍頭,蘇浙為兩翼”的長江三角洲,歷來被認為是中國區域經濟的“領頭羊”,借助其區位環境、人力資源、政府政策等優勢,長三角已發展成為世界級的制造業基地。但是,由于早期企業往往通過吸引外資、為國外品牌代工生產的方式實現快速擴張,長三角制造業逐漸形成了由跨國公司為領導、本土企業為附屬的“領導型價值鏈”模式。這種模式導致江浙滬三地的制造業多集中于產品加工等價值鏈低端環節,利潤率較低,彼此間還很容易形成惡性競爭,而核心技術依然掌握在跨國公司手中,很大程度上阻礙了長三角區域制造業一體化的進程。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打破“領導型價值鏈”對長三角制造業的“低端鎖定”呢?
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飛速發展,為數字化轉型的實施提供了必要條件。通過數字化轉型,企業在改造傳統業務的同時,還能以數字能力催生出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從而改變原來制造型企業扎堆于加工環節的困境,促使企業之間形成合理分工。推進智能制造、實現制造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其實就是打破價值鏈“低端鎖定”的一劑良藥。可以想象,將來的長三角制造業,除了專門從事產品加工的企業,還會有專門負責上游新產品研發設計的企業,也會有專業負責下游產品銷售、客戶服務的企業,最終實現長三角區域的制造業一體化。
數字化轉型主要通過工藝升級、產品升級、功能升級、鏈條升級四種方式來幫助長三角制造業實現產業集成和一體化。
工藝升級方式是一種比較基礎的方式,主要指通過數字化對原有技術、工藝進行改進,從而提高生產效率。例如,寶鋼的數字化制造系統,可以根據客戶訂單自動計算出需要生產的鋼板類型和數量,鋼板生產好以后送到剪切中心,根據客戶定制要求,又可以自動剪切出符合尺寸的鋼板并直接運送到客戶,從而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產品升級一般指通過數字化擴展產品功能或引入新產品,核心是產品研發或產品設計取得突破性進展,而數字化可以為其提供一切必要性支持,不僅包括諸如3D打印、虛擬仿真測試等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同時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也為企業實現產品模塊化、定制化提供了可能。
功能升級則主要指企業在品牌設計、營銷、服務等功能層面有所突破。例如,可以通過跟蹤用戶網絡行為實現數字化精準營銷。美的集團是一家傳統的制造型企業,但美的通過建設大數據平臺“美的開普勒”,將用戶的購買記錄、購買渠道、地域、使用偏好等信息全部標簽化,形成完整的用戶畫像,基于這些用戶畫像再做精準營銷,極大地提高了商品的推薦成功率。
與前三種升級方式不同,鏈條升級是指企業轉入新的價值鏈條,即企業的根本業務發生了變化。傳統制造業由于生產模式、區位條件等因素往往很難實現鏈條升級,但借助數字化手段,企業擁有了更多的跨行業轉型機會和更強的轉型能力,企業之間也可以建立數字化共享平臺,加強企業間交流,進一步實現協同研發、生產,最終通過自主創新、并購重組、技術轉讓等方式幫助企業進入附加值更高的新鏈條。青島海爾從傳統家電企業朝著制造創客和企業家的平臺型組織轉型。360原本是一家網絡安全軟件企業,現在則利用公司在安全方面積累的經驗轉型打造360手機,這都屬于鏈條升級方式,背后都有數字化技術的支撐。
基于長三角制造業的不同區域發展情況,江蘇、浙江制造業企業可以優先借助數字化轉型進行工藝、產品的升級改造,而上海制造業可以優先考慮進行功能升級甚至鏈條升級,使得上海制造業向服務化方向發展,江蘇、浙江制造業向先進制造業方向發展,從而揚長避短,實現不同區域內的合理分工、均衡發展,進而促進長三角區域的制造業一體化。(作者為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