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經濟新聞》1月10日報道,日本機床工業會的會長飯村幸生(東芝機械會長)1月9日發布預測稱,2019年日本的機床訂單額將比上年實際(推算)減少12%,僅為1.6萬億日元,時隔3年減少。
2017年開始,世界機床市場整體呈現復蘇態勢,日本作為世界機床出口大國,在2017、2018兩年間訂單增速強勁。據統計,2017年訂單額達到1.6455萬億日元,時隔10年創出歷史新高。2018年預計比2017年高出1成左右,達到約1.8萬億日元,整體超過了去年年中“機床訂單總額達1.7萬億日元”的預計。
但是隨著市場、經濟、政治變化,對于2019日本機床訂單形勢,飯村幸生表示“趨勢發生改變”。在2019年,眾多因素都將對日本機床訂單產生不利影響。首先是中美貿易戰使得巨大的中國市場不穩定性增加。具體表現為企業對設備投資減弱,對市場呈觀望態度。其次,日本機床的優勢客戶——智能手機、汽車領域投資下降。據了解,日本僅在智能手機外殼的金屬加工等領域,面向中國的機床訂單金額就達到約1000億日元規模。而中國SUV和智能手機零部件需求減弱、美國蘋果智能手機“iPhone”減產無疑將給日本機床行業投下陰影。最后,受經濟全球化影響,一個市場的波動極有可能產生一系列連鎖反應。雖然2018年日本以及歐美市場表現強勁,但不能保證中國低迷的市場不會波及到其他國家和地區。
雖然整體來看,影響日本2019年機床訂單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最關鍵的因素仍然是中國。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中國市場下半年至今持續低迷呢?眾所周知,機床行業是一個受大環境影響較大的行業。2018年下半年,受宏觀經濟影響,中國機械工業整體下行趨勢明顯,機床市場在下半年也隨之轉冷。在12月18日,中機聯專家委召開“機械工業2018年全年經濟運行形勢分析及2019年展望”的專題研討會上,中機聯專家委副主任蔡惟慈表示行業這種下行的慣性可能會影響到2018年11、12月及明年上半年。
從上面可以看出,中國機床消費市場低迷是客觀存在的,影響范圍不止是日本機床企業,中國機床企業同樣面臨較大壓力。這樣的市場形勢無疑影響了日本機床行業發展信心。目前,部分日本機床企業選擇開拓具有潛力的印度市場,也有一些機床企業開始調整對華的經營策略。筆者在《中國市場或將延續低潮,日本機床企業該如何破局?》一文中也說到,轉戰銷售市場、擴大內需等方式將成為日本機床企業規避風險的手段。
雖說中國市場低迷是造成日本機床訂單額期望值下滑的主因,但從中也暴露了日本機床行業的部分問題。如在出口結構上有些單一,過分依賴手機在內的3C數碼產業;國內市場太過狹小,而應對海外市場的能力稍顯不足等。另外,也有網友指出,中國機床技術進步對進口機床產生的替代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日本對華出口機床。種種因素下,推出更具有競爭力的新產品來拓展新市場對于日本機床企業來說也是勢在必行。
總之,無論是對日本機床行業還是中國機床行業,2019年都將是難以預料的一年。面對不確定的市場環境,尋求新的出路將是未來一段時間的發展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