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由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專利技術開發公司發起、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授權批準的,專業從事知識產權評估和企業價值分析的權威認證機構——國專知識產權評估認證中心2月27日在北京宣布成立。這...
由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專利技術開發公司發起、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授權批準的,專業從事知識產權評估和企業價值分析的權威認證機構——國專知識產權評估認證中心2月27日在北京宣布成立。這意味著中國首個國家級知識產權評估認證機構正式對外投入運營。國專知識產權評估認證中心正式發布了其自主研發的“國專知識產權評估系統1.0版”(以下簡稱國專評估1.0版)。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賀化指出,國專知識產權評估認證中心的成立,是中國專利技術開發公司與中信正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強強聯手,共推知識產權運營業態發展的里程碑事件。國專評估1.0版運用大數據平臺,依托全球專利數據庫資源及專業的專利分析人才資源,結合并運用標準普爾提供的全球性行業數據庫及財務數據庫全面開展知識產權價值評估、企業價值評價、重大經濟活動項目評議業務。國專知識產權評估系統的適時發布,必將為知識產權運營服務提供重要的系統性支撐工具。
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共受理發明專利申請133.9萬件,同比增長21.5%,連續6年居世界之首,是繼美國、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個國內發明專利擁有量超過百萬件的國家。但是,目前中國知識產權長期面臨統籌難、評估難、轉化難、保護難、交易難、管理難、融資難等多難局面,特別是專利評估技術難上加難,這為專利技術推動創新和經濟發展增加了難度。
賀化指出, 由于知識產權具有的時效性、無形性、專有性及權利的有限性等固有特征,使得知識產權價值存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因素。比起有形資產,知識產權價值評估更為復雜。從總體上看,知識產權評估能力不強,評估方法單一,評估手段滯后,遠不能適應創新驅動發展的市場要求,直接制約了知識產權運營產業的壯大發展。
在此背景下,國專知識產權評估認證中心適時成立。該中心面向全國市場提供專業的知識產權信息咨詢服務、知識產權評估、知識產權價值評估、基于專利的企業價值評估、企業知識產權信息披露等業務。
創新驅動的關鍵是加快科研成果產業化,因此需要科技創新和金融創新“雙輪驅動”。國專中心就是要為知識產權搭建一個互聯網平臺,逐步形成大數據集聚效應,使知識產權從評估走向全產業鏈服務,讓金融支持助推產業發展,真正實現科技金融創新驅動。國專中心通過自主創新知識產權評估系統,建立知識產權評估大數據平臺,不斷集合知識產權專業數據、行業數據和財務數據,集聚知識產權相關領域的專業人才和資源,實現知識產權+互聯網的高效融合效應。與此同時,國專中心將全面布局知識產權創造、評估、收儲、流轉、交易、管理、服務等產業發展鏈條,不斷提高知識產權產業化發展水平。
國專知識產權評估認證中心執行董事王鶴澄對國專中心的使命和愿景做如下描述:國專中心的使命是“為創新創造價值”,愿景和目標是成為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全產業鏈服務平臺提供商,成為“知識產權+互聯網+產業化+金融”發展模式的探索者,成為“科技金融創新驅動、知識產權引領未來”的領航者,為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知識產權強國強省戰略提供有力支撐。
目前,國專知識產權評估認證中心已成立北京、江蘇、遼寧、河北、山東、廣西、吉林等七家省級分中心,發展勢頭十分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