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整合資源”不僅是廣東省工商聯五金機電商會(簡稱“五金機電商會”)會長勞健斌的口頭禪,也是他帶領的五金機電商會的拿手好戲。通過不斷整合社會各方資源,五金機電商會不僅為會員企業辦了很...
“整合資源”不僅是廣東省工商聯五金機電商會(簡稱“五金機電商會”)會長勞健斌的口頭禪,也是他帶領的五金機電商會的拿手好戲。通過不斷整合社會各方資源,五金機電商會不僅為會員企業辦了很多好事、實事,擴大了商會在社會上的影響力,也為會員與社會各界架設了一條條互相連接的通道。 小產品成就大商會
據了解,五金機電作為傳統行業由來已久,技術含量低、利潤薄、行業進入門檻低幾乎成了五金機電的代名詞,然而,這樣的行業背景成就了一個現代運作的廣東大商會。
2000年11月16日,廣東省工商聯五金機電商會經過近一年時間的籌備正式宣告成立。這是繼全國工商聯五金商會成立后全國省級五金機電行業首個商會。當時參加商會的會員單位僅30多家。經過幾年的艱苦努力,如今的五金機電商會已經發展成為有200余家行業企業,涉及行業生產、銷售各個領域的大家庭。“有困難,找商會”幾乎已經成為會員企業的口頭禪。
回憶商會成立之初的艱難情形,勞健斌深有感觸。一方面,五金機電行業屬傳統行業,企業大多是民營企業,規模較小,老板們的文化水平普遍較低,對商會性質和運作一點都不了解,以為商會只不過是個收錢的單位和不必要的管理機構;另一方面,五金機電雖是傳統薄利行業,但從事該行業的人多數求穩定,很多人都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
為吸引行業企業加盟,包括勞健斌在內的商會發起人可謂絞盡腦汁。
善用資源打造顯赫名聲
“如今的商會可以說是名聲在外,如日中天,”業內人士這樣形容五金機電商會。商會今天的名聲,是勞健斌和商會工作人員通過善用自己的資源網絡用一次次成功的策劃和運作打造出來的。
2001年初,南海黃岐要開發一個市場,開始想策劃為房地產項目,商會知道后詳細論證了當時的市場實際情況和區域經濟發展的特點,給黃岐政府提議改為五金機電市場,由商會參與組建廣東五金機電城。此舉得到當地政府的認可,這是商會與政府部門的首次合作。
隨后,商會進行了細致的策劃和籌備,并號召會員企業和業界朋友進場經營。沒過多久,市場千余個門店被一訂而空。廣東五金機電城一期于2001年7月正式火爆登場。
以后,商會又積極幫助建設該市場第二期、第三期。現在,五金城內既有以五金工具為主的經營市場,又有磨料磨具市場,還有緊固件市場。占地面積達到40萬平方米,入場經營的企業已達2000多家,成為廣東乃至華南地區目前營業面積最大、行業企業最集中的五金機電專業市場。“一花引來百花香”,廣東五金機電城的成功,吸引了包括四川、廣西、江西、浙江、內蒙古、湖南、云南、貴州以及港澳臺的同業商會和業界同仁前來參觀學習。此后,商會在廣東五金機電城成功運作的基礎上,又應省外同仁的要求,積極協助四川、江西、內蒙古、湖南等省的商會籌劃五金專業市場。
五金機電商會除了成功建設五金機電城外,還將這個市場作為展會場所舉辦每年一度的行業展覽,為商會會員搭建溝通平臺以擴大影響力。
自2002年起,五金機電行業商會每年都舉辦五金機電展覽會,規模一年比一年大。每次參加展覽的廠商至少都有300多家。參展商中,既有國內企業也有港澳臺廠商,還有美國史丹利等國際知名五金企業,參觀洽談的廠商人員達數萬人。通過和專業市場的合作,五金機電商會的影響力不斷擴大。
回顧這段經歷,勞健斌認為,行業商會是業內人士和企業的活動平臺。市場是商會的高效平臺,商會是市場推廣的高效網絡。正是這兩個高效效應,才有雙方相互依托的積極性,有了這個積極性,商會才能在社會這個舞臺上演出利于商會、利于市場、利于社會的精彩劇目。
整合資源推動行業發展
“行業商會就是要廣交朋友,通過整合社會各種資源達到服務會員的目的,以推動行業健康有序的發展。”“整合資源”是勞健斌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語,善于整合資源也的確是五金機電商會的拿手好戲。通過不斷整合社會各方資源,五金機電商會不僅為會員企業辦了很多好事、實事,擴大了商會在社會上的影響力,也在社會各界與會員之間架設了一條條互相連接的通道。
首先,通過整合媒體資源,五金機電商會的信息透過全國各個媒介渠道源源不斷地流入社會,不僅樹立了商會的良好形象、擴大了商會的社會知名度,也為會員帶來了大量的商機反饋信息。如商會連續舉辦了6屆五金物流研討會,很多媒體都給予了極大關注,進行了大篇幅的報道,在行業和工商聯系統內都造成了很大的反響。商會還組建了《格浪五金機電商情》期刊和中華五金網站,會員內部信息及外部信息都通過期刊和網站發布,會員可及時了解到商會及行業發展動態。
其次,通過整合國內外同業及非同業中介機構資源組建起龐大的社會信息資源關系網絡,以出國考察、同業交流學習、異業碰撞等為載體,不僅大大開闊了會員視野,也使會員從中直接或間接地獲得了巨大的商機。
五金機電商會成立后,先后組織過多次赴歐洲、港臺考察、參展活動,學習先進國家、地區同行業企業的生產、管理、營銷等經驗,使會員受益非淺。
第三,商會通過整合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的資源,積極主動為會員排憂解難,取得了會員對商會工作的極大認可和支持,成效顯著。
2002年12月,商會協助廣西賓陽縣在廣東的項目推介會、浙江省樂清市的“中華全國鉆頭產業基地”協助申報工作等,贏得了當地政府、工商聯和同業商會的好評。
第四,商會還放眼未來,通過整合教育界、法律界、經濟界、理論界、工商企業界等專家學者資源,為會員提供了大量的培訓、咨詢等服務,提高了會員的素質和修養,推動行業的健康、高速、有序地發展。
此外,商會還在提升產品技術含量、協調產品價格、指導企業生產管理、規范行業競爭行為進行行業自律等方面做了大量而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大力關注和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