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據海關統計,2011年前5個月,廣東省進口氧化鋁5.8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下同)減少84.6%;價值2801萬美元,下降77.9%;進口平均價格為每噸479.4美元,上漲43.2...
據海關統計,2011年前5個月,廣東省進口氧化鋁5.8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下同)減少84.6%;價值2801萬美元,下降77.9%;進口平均價格為每噸479.4美元,上漲43.2%。一、前5個月廣東省氧化鋁進口的主要特點
(一)今年各月進口量同比均急劇減少,進口價格持續走高。今年以來,廣東省氧化鋁月度進口量急劇萎縮,同比減少幅度均在60%以上,5月份進口量進一步銳減99.4%至196.3噸,該月進口量創下了51個月以來的新低。與此同時,月度進口均價則保持大幅上漲, 3月份進口價格達每噸5105美元,同比上漲14倍,環比上漲77.1%,創下2008年以來的新高,4月份有所回落,5月份當月進口價格為每噸5086 美元,同比上漲11.8倍,環比上漲32.6%。
(二)一般貿易方式占9成以上,加工貿易進口急劇減少。前5個月,廣東省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氧化鋁5.8萬噸,減少75.6%;此外,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口8.8噸,減少99.1%。
(三)絕大部分自澳大利亞進口,從印度進口劇增。前5個月,廣東省從澳大利亞進口氧化鋁5.7萬噸,迅猛減少85%,占同期廣東省氧化鋁進口總量的(下同)98.3%,其中, 2、4、5月份均無進口,進口波動明顯;同期,從日本進口1220噸,減少30%;從歐盟進口430.1噸,增加22.7%。此外,從印度進口221.5 噸,而去年同期無進口記錄。
(四)以私營企業進口為主,外商投資企業進口略有減少。前5個月,廣東省私營企業進口氧化鋁5.7萬噸,減少73.5%,占98.3%;外商投資企業進口1316噸,小幅減少4.1%。
二、前5個月廣東省氧化鋁進口量跌價揚的主要原因
(一)國際市場價格攀升抑制企業進口動力。澳大利亞是我國氧化鋁最主要的進口國,其價格走勢直接影響氧化鋁的進口量,目前現貨澳大利亞氧化鋁 FOB基準報價約為每噸410-415美元,折算人民幣約2681-2714元,高于國內報價。今年以來廣東省進口迅猛的印度,其中國內最大的生產商-- 印度國家鋁業公司NALCO在3月銷售了30,000噸氧化鋁,FOB基準價格為每噸402.80美元,國際市場價格飛漲推動2月份以來,進口平均價格每噸2883美元開始迅猛回升,3月份上漲14倍以每噸5105美元創下歷史新高,5月份為每噸5086美元,上漲11.8倍,這打擊了企業進口積極性,抑制進口增長。
(二)國內氧化鋁產量和產能持續擴張,對進口替代能力進一步提高。據行業資訊機構阿拉丁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中國氧化鋁運行產能同比持續增加,1-4月份分別為3672萬噸、3772萬噸、3851萬噸和3796萬噸,同比分別增加16.17%、19.14%、19.75%和 16.76%;中國今年前4個月生產了1120萬噸氧化鋁,較去年同期增加12.4%。前4個月鋁產量較去年同期增加2.7%,至550萬噸。國內氧化鋁產量持續增加,其供應能力上升對進口形成替代,加之國內鋁價明顯下降,促使進口量進一步減少,資料顯示,自3月份以來國內氧化鋁價格已經下滑7%,6月3 日現貨氧化鋁周報價約為每噸2550-2650元,低于3月的2800元,而此間國際氧化鋁價格上漲約3%。
三、值得關注的問題以及相關建議
(一)電價上調增加國內企業電解鋁生產成本,可能影響國內氧化鋁價格的穩定。發改委決定6月1日起上調16省市工商業電價,上網電價上調 0.02元,銷售電價上調0.0167元。這對沒有自備電的中小鋁廠,電價上漲造成的成本壓力非常大;對于煤電鋁一體化的鋁廠來說,成本承受能力較強,反而會受益于鋁價上漲。電解鋁成本主要由氧化鋁和電力成本兩部分組成,其中電力成本占比超30%,成本上升將推高金屬鋁的價格,影響國內氧化鋁現貨市場價格的穩定。
(二)國內市場氧化鋁產能過剩壓力加大行業風險。目前我國氧化鋁產能仍然不斷擴張,預計2011年中國氧化鋁產能將達到5097萬噸。 2011年中國氧化鋁將有新增產能約918萬噸,目前全國擬建電解鋁項目23個,總規模774萬噸,總投資770億元,如果擬建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到“十二五”末期,全國產能將超過3000萬噸,國內氧化鋁產能過剩的風險進一步加大。這將影響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對此建議:一是切實落實淘汰落后產能政策措施,對新增的電解鋁和氧化鋁生產項目進行嚴格的審批手續和環境評估,提高準入門檻,防止產能過剩;二是提升鋁業的冶煉技術水平,加快國內找礦力度和現有資源的利用率,促進鋁產業結構的優化,實現產業升級轉型;三是積極引導有條件企業拓展產業鏈,提高自身技術含量,減輕生產成本上升壓力,引導企業向環保型、節約型發展,全面提升產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