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為山西省重要支柱產業的鋼鐵業,產業關聯度高,涉及面廣,消費拉動大。在山西省經濟建設、社會發展、財政稅收及人員就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12月18日,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結合山西省...
作為山西省重要支柱產業的鋼鐵業,產業關聯度高,涉及面廣,消費拉動大。在山西省經濟建設、社會發展、財政稅收及人員就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12月18日,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結合山西省產業實際,制定了《山西省鋼鐵行業調整振興實施方案》,爭取到2011年,全省生鐵、粗鋼產能分別控制在4500萬噸(含鑄造生鐵)、4000萬噸。 建設太原國際不銹鋼生產基地
據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的負責人介紹,截至2008年,我省規模以上的鋼鐵企業約有78家,實現銷售收入1652億元,全省生鐵產能為5400萬噸,產量2782萬噸,粗鋼產能為4000萬噸(其中不銹鋼300萬噸),產量2345萬噸(其中不銹鋼180萬噸)牞鋼材產能為2600萬噸牞產量1976萬噸。但是我省鋼鐵行業仍存在企業規模小,布局分散,生產集中度偏低,技術裝備水平落后,企業生產技術水平參差不齊,產品結構單一,產業鏈條短,競爭力不強等問題。所以,下一步我省將以太鋼為核心,在目前已形成的300萬噸不銹鋼生產能力基礎上,進一步擴大不銹鋼產能,加快不銹鋼新鋼種的研發生產,加大節能減排改造力度,建設太原國際不銹鋼生產基地;以海鑫鋼鐵、中陽鋼鐵、中宇鋼鐵、長治鋼鐵等大型鋼鐵聯合企業為基礎,通過聯合重組、淘汰落后、產能置換、升級改造等綜合措施,打造長治、運城、臨汾、呂梁鋼鐵生產基地。
推進大型鋼鐵企業聯合重組
加快太鋼集團重組安泰鋼鐵、美錦鋼鐵進度,推進太鋼集團聯合省內大中型鋼鐵企業,以新臨鋼實施“退城搬遷、升級改造”為契機,對臨汾市鋼鐵行業的整合。使太鋼集團通過聯合重組、產能置換、升級改造,總產能占到全省鋼鐵總產能的70%以上,支持首鋼長治鋼鐵公司的技術改造,推進長治鋼鐵、常平鋼鐵、長信鋼鐵、環鑫源鋼鐵等企業實施整合,支持國內大型鋼鐵企業并購或投控、參股我省鋼鐵企業。同時把關閉和淘汰落后鋼鐵行業生產能力作為節能減排、優化結構的重要任務,到2010年年底前淘汰300立方米及以下高爐,2011年年底堅決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的高爐、30噸及以下轉爐和電爐,淘汰落后煉鐵產能2000萬噸以上,煉鋼產能約1600萬噸,2012年至2015年進一步提高淘汰落后產能標準,鋼鐵企業裝備水平基本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同時,我省將對實施聯合重組的鋼鐵企業,在資源、項目、資金、土地、環境容量等方面予以重點傾斜牞及時解決企業聯合重組、重點項目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對聯合重組企業的重大項目需落實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水資源、環境容量資源等建設條件的,要求有關部門實行“綠色通道”,限期辦理、跟蹤服務。
大力實施節能減排
我省還將從嚴要求鋼鐵企業進一步加大環境治理投入,實施清潔生產,力爭到2010年,使我省鋼鐵行業污染物總排放在2008年的基礎上降低30%以上,廢水全部循環利用,廢物全部實現綜合利用。加大政策引導與支持,鼓勵企業圍繞“三廢”的回收利用,發展循環經濟,到2011年大型鋼鐵聯合企業能耗物耗指標全部達到我省冶金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要求。
同時,我省還將加大鋼種結構調整。進一步加強太鋼呂梁500萬噸特鋼項目的前期工作,推進太鋼擴大不銹鋼產能比重,加快冷軋不銹鋼精密帶鋼、不銹鋼無縫等高附加值鋼種項目建設,加快取向硅鋼、鐵路運輸用鋼、高強鋼、耐候鋼、管錢鋼等特鋼品種工藝、技術的研發,結合兼并重組將部分特鋼品種向被重組企業轉移。要求長鋼盡快實施H型鋼二期改造和產業升級改造;新泰鋼鐵在建設120萬噸H型鋼項目的同時,加快優質合金鋼項目的前期工作。
落實“淘汰落后”問責制
在提高關停和淘汰落后生產能力標準的基礎上,我省將加強淘汰落后生產能力的組織領導,落實“淘汰落后”問責制,進一步明確落后產能淘汰的主體為各市人民政府;繼續落實拆除經費,實施強制拆除。同時實行經濟補償,建立退出機制。
對沒有環評、土地手續的落后生產能力,首先予以淘汰,加強鋼鐵行業生產許可證管理,對未達到國家產業政策要求的鋼鐵企業要限期收回已發放的生產許可證,對煉鐵企業轉產鑄造產業的企業,質監部門只發入鑄造產品許可證。
要求所有建設項目必須以淘汰落后、產能置換、聯合重組為前提,不符合淘汰落后、產能置換的高爐、轉爐項目,有關部門不得辦理相關手續,金融部門不得予以銀行貸款,投資主管部門不得予以核準。對違反國家、省有關規定擅自擴大權限核準或以備案代替核準的高爐、轉爐項目的投資主管部門,要追究部門負責人的責任,對擅自投資建設高爐、轉爐項目的投資主管部門,要追究企業法定代表人和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來源:山西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