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魯信高新(40.08,3.64,9.99%)前日晚間發布業績預告修正公告,公司原預計2010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130%以上,修正后2010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
魯信高新(40.08,3.64,9.99%)前日晚間發布業績預告修正公告,公司原預計2010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130%以上,修正后2010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400%以上。 該公司高增長的原因不在于主業,而是新注入的創投資產今后可能帶來的投資收益。中信證券(14.57,-0.17,-1.15%)預計,其股價可能穩定在40元以上。
投資收益支撐大局
魯信高新在磨料磨具行業處于龍頭地位。不過,由于磨料磨具的利潤很低,主營業務并不是魯信高新受到資本市場關注的原因。事實上,在公司定向增發收購高新投100%股權后,公司的業務模式發生了改變,從之前的磨料磨具為主業變成了以創業投資為主業、兼具磨料磨具業務的業務模式。
此次調整業績預期的原因就在于高新投。魯信高新解釋稱,高新投所投資的山東新北洋(40.00,0.04,0.10%)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發行新股3800萬股,威海華東數控(25.86,-0.17,-0.65%)股份有限公司增發新股874.78萬股,山東寶莫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發行新股3000萬股,山東金寶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增資4400萬股,山東圣陽電源股份有限公司增資630萬股,從而導致公司在上述單位的持股比例下降,公司財務部門將上述單位增發股份導致的凈資產增加份額,計入了資本公積金。
按照規定,高新投因所投資單位增發股份導致原計入魯信高新資本公積金部分,調入到投資收益科目,從而增加魯信高新2010年度投資收益2.58億元左右。
42個項目的想象空間
在主業不發生根本性變化的情況下,魯信高新業績的想象空間依然來自高新投的投資收益。截至去年年底,高新投直接持有42個項目,其中3個已經上市,一個過會,2個已經上報證監會。
“公司投資的企業中今年可能有四家企業上市。”昨日下午,深圳一私募人士稱。海通證券(10.23,-0.14,-1.35%)也認為,該公司在2011年可能上市項目的就有三個公司。海通證券分析說,考慮到公司稀缺性(國內第一家上市創投公司)、獨特業務模式、高成長性和未來幾年盈利進入快速釋放期,該公司股價具備一定安全邊際。
中信證券評估認為,公司已投項目的評估價值在100億以上,利潤大概在15到20億左右,折合EPS為4元以上,以10倍PE計算,預計未來股價穩定在40元以上。“若公司每年減持不超過所持公司總股本5%的比例,預計2011年最多實現的投資業績9億到11億元,扣除稅收預計2011年的EPS為1.5-2元,較2010年同比增長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