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將近七年前,美國化工生產商圣萊科特國際集團公司(SIGroupInc.)在中國開設了一家工廠,以便向中國不斷擴大的輪胎制造業提供該公司生產的獨具特色的橡膠黏合樹脂。如今,中國已經成...
將近七年前,美國化工生產商圣萊科特國際集團公司(SI Group Inc.)在中國開設了一家工廠,以便向中國不斷擴大的輪胎制造業提供該公司生產的獨具特色的橡膠黏合樹脂。 如今,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輪胎生產國,而這家總部位于紐約州斯克內克塔迪(Schenectady)的公司卻卷入了與一家中國競爭對手的法律和公關大戰。這家中國廠商挖走了圣萊科特上海工廠的廠長,生產一種實際上與圣萊科特的產品一樣的產品,搶走了這家美國公司的客戶。
圣萊科特已經在中國提出起訴,稱自己的商業秘密被竊取,前工廠廠長與其新雇主進行了合謀。
圣萊科特與華奇(張家港)化工有限公司這場糾紛,為世人了解中國市場的商業秘密所有權這一棘手問題提供了難得機會。很多外國公司都有產品在華被仿制的經歷。但像圣萊科特那樣詳細公布其侵權指控的企業卻并不多見,這些指控內容見于圣萊科特致客戶的信件、該公司與政府部門的有關討論以及法律文件中。
華奇承認其產品與圣萊科特的樹脂產品幾乎一模一樣,但它說有文件可以顯示自己的產品是在沒有圣萊科特前員工協助的情況下獨立開發的。華奇總部位于江蘇省。
華奇總裁、公司創始人之一楊全海說,懷疑是可以的,讓我們看看證據。
圣萊科特首席執行長拉奇(Stephen J. Large)說,公司在華工廠的前廠長了解樹脂生產配方,他被其他公司挖走了,現在這家公司成了我們的競爭對手。
前廠長徐捷說,他沒有任何不當行為。他說,自己加入華奇是為了多掙些錢,而不是為了仿制產品。他說,從時間上說,這是一種巧合。
圣萊科特和華奇的客戶都是世界上最知名的輪胎生產商。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輪胎生產商紛紛迅速擴大在華業務。舉例來講,固特異公司(Goodyear Tire & Rubber Co.)將斥資7億美元在大連建造一個輪胎生產廠。
中國說,去年法院受理的知識產權侵權案有近4.3萬件。
美國商務部長、被提名出任美國駐華大使的駱家輝(Gary Locke)最近說,他看到中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取得了進步。
盡管如此,在華多個行業的外國高管仍在抱怨版權和專利侵權行為。中國美國商會(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有58%的受訪者說,他們的業務面臨中國侵權行為造成的“實質性損害”,而有70%的人說北京的知識產權保護“沒有效果”。
不過,跨國公司很少公開詳細陳述自己的指控。他們擔心公開指控可能會令負責頒發許可證的政府部門感到尷尬。
圣萊科特估計,它在法律訴訟上已經花了100多萬美元,并說中國有關部門令他們的努力受阻。該公司首席執行長拉奇說,可以說我們感到失望。
拉奇說,該公司公開指控內容是因為“我們認為我們沒做錯任何事”。
行業以外基本不知道的是,家族控股企業圣萊科特的產品有打印機碳粉專用的化工中間體、運動鞋用的粘合劑,還有發動機抗氧化劑。這家公司擁有105年的歷史,其最大業務之一,是一系列在輪胎生產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樹脂產品,也就是用合成橡膠做成的粘合層,其中包括該公司稱為“SP-1068”的球狀、粘性“酚醛增粘劑”。
圣萊科特估計這是一個價值4億美元、遍布全球的產業,并說北美地區道路上行駛的車輛當中有90%都使用包含該公司所產增粘劑的輪胎。
圣萊科特與其中國經銷商彤程集團有限公司(Red Avenue Chemical Co.)的關系在2003年開始瓦解,次年終結。與此同時,彤程集團開始勸說楊全海和一名為跨國化工企業修建工廠的合作伙伴修建自己的增粘劑工廠,挑戰圣萊科特。
彤程沒有回復置評請求。該公司沒有卷入這起官司。
楊全海說,彤程是華奇的經銷商。
華奇的工廠在2007年3月份開工,三個月左右過后,該公司聘請徐捷運營這座工廠。42歲的徐捷曾在圣萊科特工作過三年左右的時間,他接受采訪說,作為工廠經理,他是唯一能夠自由進出圣萊科特上海工廠的人,但他并沒有轉移商業機密。
華奇于2007年年底開始商業化生產其增粘劑“SL-1801”,幾個月之后又在中國申請了一項專利。
圣萊科特說,由于擔心商業機密泄露,它從未在任何國家申請專利。
楊全海說,產品都是一樣的,但工藝、原材料還有設備都不一樣。在華奇位于長江邊上的現代化工廠里進行的采訪過程中,公司高管們拿出了數千份幾十年前的化學數據和檢驗報告,他們說,這些材料說明SL-1801是中國發明的。
圣萊科特向上海警方報了案,美國駐上海總領事對上海市公安局局長說,這次調查將成為美國如何看待上海投資環境的“晴雨表”。
但警方在2009年放棄調查,理由是缺乏證據。上海市公安局沒有回復置評請求。
今年2月份,圣萊科特的訴訟僅審理了一天,沒有形成判決。圣萊科特說,關鍵證據沒有被法庭采納。在3月份預計快要下達判決的時候,圣萊科特撤回訴訟并提起新訴訟,它說新訴訟包含了新的事實。記者想法從上海這家法院了解案件詳情,沒有成功。
華奇已經發起反訴,要求圣萊科特為它的指控道歉。華奇表示對中國的司法程序有信心。
圣萊科特接下來在中國的計劃是:投資500萬美元擴大其上海工廠,投資3,000萬美元修建第二座生產工廠,建立一個研發中心。
拉奇說,中國市場太大,不能忽視。他說,我們無法確定自己是受到了保護,我們正在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