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今后五年,伊川縣確立了“一中心、一區、一帶、兩嶺”產業空間布局。“一中心”,即全縣的經濟、文化、政治中心的縣城;“一區”,即伊川縣產業集聚區,其中,產業集聚區東園以鋁及鋁深加工為主...
今后五年,伊川縣確立了“一中心、一區、一帶、兩嶺”產業空間布局。“一中心”,即全縣的經濟、文化、政治中心的縣城;“一區”,即伊川縣產業集聚區,其中,產業集聚區東園以鋁及鋁深加工為主導,配套發展機械加工,西園以現代服務業為主導,配套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一帶”,即以裝備制造、硅及光伏、新材料、精密鑄造為主的鄭盧路沿線工業帶;“兩嶺”,即以發展優質高效農業為主的東、西兩嶺。
伴隨著2011年的鐘聲,伊川縣第十二個五年計劃的大幕漸漸拉開,全縣的產業空間布局也新鮮“出爐”:按照要素集聚、土地集約、區域協調、城鄉統籌的空間開發原則,全縣14個鄉鎮產業發展定位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鮮明。
在工業空間布局上,按照產業關聯發展和集約集群發展原則,統籌工業發展布局,深化重點區域、工業集中發展區、工業集中發展點的產業定位,促進“工業向園區集中”,提升產業集約集群發展水平。嚴格落實產業集聚區發展規劃,產業集聚區東園重點發展鋁及鋁精深加工業,配套發展與其相關的機械制造業,力爭到“十二五”末,形成在縱向上實現產品配套,在橫向上實現資源共享的完善的鋁產業鏈條。西園圍繞紡織、電子等產業,加快形成勞動密集型產業和零污染產業集群,實現與洛陽新區對接,積極承接洛陽產業轉移。水寨鎮以世紀新源多晶硅項目為龍頭,打造洛陽地區具有影響力的硅及光伏產業基地。彭婆鎮以朱村工業園區為依托,大力發展精密鑄造以及高檔耐火材料等新材料產業。鳴皋鎮以加快塑料產業產品升級為重點,打造先進塑料產品生產加工基地。白元鄉以山川合金、鋼峰鑄造為龍頭,加快機械制造工業園建設,形成規模大、影響深遠、技術先進的機械制造基地。白沙鎮以建設磨料磨具工業園區為重點,突出發展磨料磨具中下游產品,拉長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進一步擴大磨料磨具工業園區影響力。城關鎮要抓好以釀酒為主的食品加工業基地建設。
伴隨著2011年的鐘聲,伊川縣第十二個五年計劃的大幕漸漸拉開,全縣的產業空間布局也新鮮“出爐”:按照要素集聚、土地集約、區域協調、城鄉統籌的空間開發原則,全縣14個鄉鎮產業發展定位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鮮明。
在工業空間布局上,按照產業關聯發展和集約集群發展原則,統籌工業發展布局,深化重點區域、工業集中發展區、工業集中發展點的產業定位,促進“工業向園區集中”,提升產業集約集群發展水平。嚴格落實產業集聚區發展規劃,產業集聚區東園重點發展鋁及鋁精深加工業,配套發展與其相關的機械制造業,力爭到“十二五”末,形成在縱向上實現產品配套,在橫向上實現資源共享的完善的鋁產業鏈條。西園圍繞紡織、電子等產業,加快形成勞動密集型產業和零污染產業集群,實現與洛陽新區對接,積極承接洛陽產業轉移。水寨鎮以世紀新源多晶硅項目為龍頭,打造洛陽地區具有影響力的硅及光伏產業基地。彭婆鎮以朱村工業園區為依托,大力發展精密鑄造以及高檔耐火材料等新材料產業。鳴皋鎮以加快塑料產業產品升級為重點,打造先進塑料產品生產加工基地。白元鄉以山川合金、鋼峰鑄造為龍頭,加快機械制造工業園建設,形成規模大、影響深遠、技術先進的機械制造基地。白沙鎮以建設磨料磨具工業園區為重點,突出發展磨料磨具中下游產品,拉長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進一步擴大磨料磨具工業園區影響力。城關鎮要抓好以釀酒為主的食品加工業基地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