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5月17日,據易貿資訊旗下息旺能源統計顯示,截止上周末,中石化、中石油齊下調石油焦出廠價格100-200元/噸不等,帶動地方煉廠價格下跌,市場迎來近一周第二波集中降價高潮。5月上旬...
5月17日,據易貿資訊旗下息旺能源統計顯示,截止上周末,中石化、中石油齊下調石油焦出廠價格100-200元/噸不等,帶動地方煉廠價格下跌,市場迎來近一周第二波集中降價高潮。 5月上旬,國內煉廠開工已至最高峰,主營廠家焦化開工率在95%左右,地煉也達74.5%左右。資源增量已經形成較大庫存,價格終于大規模下滑,截至5月13日,國產低硫焦1700-1870元/噸,高硫焦1550-1610元/噸,并且主要供應商后期還有繼續拉低的意向。 進口石油焦方面,自4月后高硫到岸成本就已升至155-160美元/噸,低硫約200美元/噸,加上稅費后分別為人民幣約1400元/噸和1800元/噸,成本已經逼近當前的市場售價,如果國產價格繼續下滑,進口成本即將倒掛。 業內人士認為,這一輪跌價受到打壓最明顯的就是進口貨,“下游存在等待心理,進口貨除非做虧拋售,否則可能要等到國內的庫存先降下來后,才能大量出貨。”息旺能源認為,自第二季度始,國內石油焦基本面已經轉向供過于求,成品油漲價后,煉廠開工大幅增加,國產焦尤其是山東、華東地區中高硫焦資源顯著增多。而進口石油焦方面,4-6月度進口量不降反升均在30萬噸/月,不僅沒有為國產的增加量讓出空間,反而加劇了對于下游需求的爭奪。同時,1-2月由于價格較低,進口焦尚有30-40%被煤炭用戶消耗,但4月以后即使是最低位的價格也突破煤炭替代的限價,“焦代煤”下游基本撤出進口焦消費,也使得進口焦喪失了潛在的支撐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