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綱要》指出,“十二五”期間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指導思想是落實資源節約優先戰略,實施總量控制、供需雙向調節、差別化管理,以加快資源利用方式轉變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綱要》確立了國土...
《綱要》指出,“十二五”期間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指導思想是落實資源節約優先戰略,實施總量控制、供需雙向調節、差別化管理,以加快資源利用方式轉變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綱要》確立了國土資源“十二五”的主要目標:國土資源保護成效顯著,國土資源保障能力明顯增強,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不斷提升,國土資源服務民生取得重大進展,國土資源管理秩序進一步好轉,國土資源市場配置和宏觀調控機制進一步完善。
《綱要》確立的 “十二五”期間土地、礦產、地質、海洋、測繪等方面的13項重大指標,包括全國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18億畝,基本農田不低于15.6億畝;新發現大中型礦產地500處以上,礦產資源總回收率提高5個百分點等;完成1∶25萬區域地質調查修測200萬平方千米;海洋生產總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2%等。
《綱要》明確了國土資源“十二五”期間的六項主要任務:提升國土資源保障和服務能力;強化國土資源保護;大力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加強地質災害防治與國土綜合整治;深化國土資源管理制度改革;加強國土資源科技創新與國際合作。
《綱要》提出,今后五年將積極實施國土資源調查評價、地質礦產保障、國土資源科技創新、國土綜合整治、地質災害防治和國土資源信息化等6項重大工程。
國土資源保障能力增強
“十二五”期間國土資源保障能力將明顯增強,且有明確的目標。對此,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指出,除了新發現大中型礦產地500處以上外,還要形成10處以上大型資源勘查開發基地。
在資源保障方面,《綱要》要求在“十二五”期間新增石油探明地質儲量65億噸、天然氣3.5萬億立方米、煤層氣8500億立方米、頁巖氣6000億立方米、油頁巖1000億噸、煤炭3000億噸、鐵礦石100億噸、銅1500萬噸、鋁土礦8億噸、鉛鋅4000萬噸、金1600噸、鉀鹽3億噸。
同時,包括南海北部、東海海域和陸域凍土區水合物資源勘查鎖定3-5個富集區并優選目標實施試采。促進和帶動企業油氣勘探開發,形成1-2個具有大中型油氣田形成條件的勘探后備基地。
另外,“十二五”期間還要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的合理用地,新增建設用地總量3450萬畝。
建立差別化供地政策
徐紹史還指出,“十二五”期間要建立差別化供地政策,包括按照國家宏觀調控要求,因地因時制宜制定政策,強化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和執行力;以及積極探索不同區域、不同產業差別化用地政策,探索實行精細化、差別化管理。
對房地產業,徐紹史則明確表示,要加強和改善房地產用地調控。“要科學編制和實施房地產用地供應計劃,確保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和自住性中小套型商品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設用地供應總量的70%,確保1000萬套保障性住房用地供應。”徐紹史說。
他同時指出,要堅持和完善土地招拍掛出讓制度,認真總結、規范和完善“限房價競地價”、“雙向競價”、“綜合評標”等多種房地產用地出讓模式,推動工業用地彈性出讓和租賃制,推動土地供應由“價高者得”的單一目標向完善市場、保障民生等多目標管理轉變。
值得關注的是,徐紹史指出,要繼續加強房地產用地供應和開發利用的動態監管,大力推進閑置土地整治清理,加大違規違法房地產用地信息公開和查處力度。
來源:和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