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多個以老廠房為載體的項目插上了文創翅膀,引入新業態新場景,吸引年輕消費群體,激發市場活力。記者盤點一年來鄭州商業消費創新場景項目,跟蹤進展,首先來到了本周末即將試營業的鄭州磨街。
創建多元消費場景,激發市場消費活力。鄭州又增添一個休閑娛樂、消費、打卡的好去處——磨街。
磨街項目位于鄭州二砂園區內,占地20畝。河南云松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吳鵬告訴記者,磨街主做適合年輕人的休閑娛樂項目,以娛樂結合餐飲和配套服務,把它打造成一個理想生活的自在地,一個既有格調又有人間煙火氣的潮玩地。本周末將舉行“未開業”派對,以年輕人喜歡的方式開啟試營業。以后每周末有后備廂市集、花車市集,包含藝術及非遺展覽館等。鄭州老“三磨所”即將煥發新活力。
本周末將舉辦“未開業”派對
10月23日上午,秋高氣爽,陽光明媚。記者走進中原區華山路121號的磨街文創園,漫步園區,紅磚墻映襯著工業風,融合時尚現代元素,茂密的植被與古老的工業建筑融為一體,60多年前的老建筑化身為文化潮流時尚空間。各個品牌商家有的裝修收尾,有的貨品上架,一派忙碌的景象。
“一部分商家準備營業了,還有一部分正在裝修。本周末園區將舉辦‘未開業’派對,正式進入試營業階段。”項目運營單位河南云松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吳鵬告訴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磨街文創園項目地處中原區核心商業圈,周邊緊臨萬達廣場,商業氛圍濃厚,人流密集。據介紹,該項目現有建筑面積約1.1萬平方米,為全省第八期“開工一批”項目,總投資1.86億元。
該項目位于原鄭州三磨研究所南院。“三磨所”成立于1958年,是我國磨料磨具行業唯一的綜合性研究開發機構,這里曾是中國第一顆人造金剛石誕生之地。隨著老所外遷,原址改造成文創園,旨在留住城市記憶,讓老工業遺址煥發新活力。據了解,園區里面的松樹樹齡都已65年,還有10棵水杉、一棵樹齡50年的桂花樹。
“這種老廠房改造的園區,我們主要是營造有調性的人間煙火、青年時尚、夜生活,這是我們的主要定位。因此,我們的slogan是想打造理想生活的自在地。”吳鵬說。
根據他對理想生活的暢想,這個園區主要注重體驗周邊環境。顧客來了以后,可以坐下來喝杯茶,喝杯咖啡,朋友之間聊聊天。到晚上了,吃吃飯、喝喝精釀、聽聽音樂、KTV唱唱歌,體驗一下微醺的感覺。
街區重體驗區別于傳統商業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磨街文創園有明晰的功能分區,如后備廂市集、花車市集,包含藝術及非遺展覽館、服飾集合店、個性文創集合店等業態,也有Live-House、輕食冰飲、簡餐咖啡、音樂餐吧等帶有野趣的業態。還有文創工作室、非遺工作室、藝術工作室等磨街主打文創業態,以及主題餐廳、KTV、茶社等滿足不同層次消費者需求的各種新鮮業態。
“項目通過實現有調性的人間煙火、青年時尚、夜生活來區別周邊其他商業,但又能形成業態互補,讓‘磨街’成為年輕人著魔的時尚休閑好去處,并通過新業態、新場景、新模式契合年輕人消費觀念。”吳鵬說。
他舉例說,比如為了黏合年輕人的體驗感,園區每周末都會做活動,如樂隊表演、非遺展示、后備廂市集、寵物par-ty、時尚走秀等,區別于傳統商業。包括也會把老“三磨所”的一些歷史照片做一個展覽,園區里面有個“了不起的藝術”,也會做一些名畫的展覽,還有年輕人最喜歡的國風國潮,也會在園區里面陸續體現。
“餐飲比重有55%左右,零售反而是配套了。園區里面的零售品牌數量有限,如日式雜貨小鋪,包括女裝品牌、高端定制珠寶店。”吳鵬說,園區通過增加體驗業態來激發市場消費活力。
園區主打年輕人喜歡的品牌
磨街文創園定位以年輕人為中心,打造集社交、消費、娛樂為一體的“年輕力”24小時發生地,也是目前鄭州為數不多的24小時“不打烊”文創園。
在園區的入口處,記者看到一家名為“停子”的商鋪,門頭設計簡約時尚,廣告語也有文藝范兒:超IN的便利店,有酒有飲交個朋友。記者走進查看,擺放的酒水、零食很多都是國外品牌,造型、口味符合年輕人的喜好。
臨近馬路的空地是鄭喜旺燒烤,曾是夏季活躍夜經濟的品牌利器;云南口味的樣樣好特色火鍋店是冬季聚餐的消費旺地。累了困了在食欲老院子歇歇腳,在精釀餐廳、微醺生活精釀酒吧、馬老十西北菜、壹貳壹油炙小串、二人燒品味別樣人生。花海LiveHouse、魅KTV等又是年輕人追趕潮流、釋放青春活力的聚集地,還有了不起的藝術、拓銘舞蹈培訓、MAK服裝工作室、天美護膚等格調商家云集……
“其實咱們鄭州是缺這種項目的。”吳鵬說,一線城市以及長沙、成都等地老廠房改造成城市更新項目的比較多。鄭州磨街文創園就是想做城市更新項目標桿。
據介紹,本月底開業品牌接近六成,到11月底之前,開業率將達到85%,12月份還能再開一小部分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