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面注冊制改革啟動,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融資功能將充分發揮其風險共擔、利益共享機制的獨特作用,促進資本和產業緊密融合的同時,也為中國經濟企穩回升增添著積極的正能量。
????從股權融資方面來看,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以發行日為基準,截至2月12日,開年以來A股市場共有19家新股累計發行募資216.45億元,上市公司再融資(含增發、配股、可轉債)規模達1516.66億元,二者合計達1733.11億元。
????聯儲證券投資銀行部業務總監王林峰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全面注冊制改革啟動后,資本市場的包容性及市場化程度大幅提高,更有利于促進直接融資比重進一步提升,資本市場也會更切實地賦能實體經濟發展。新年以來A股市場在短時間內,保持著較高的融資規模,可喜可賀。
????資本加速向科創領域集聚
????北交所企業募資活躍
????結合往年數據發現,資本正加速向科技創新領域匯聚,創業板和科創板依然是企業首發募資的主陣地。北交所募資作用日漸凸顯。
????數據顯示,融資規模方面,截至2月12日,年內創業板和科創板合計募資148.94億元,占比近七成,達68.81%。具體來看,5家創業板企業募資規模105.97億元,4家科創板企業募資規模42.97億元。對比往年數據,2021年至2022年,創業板和科創板同期募資金額占A股市場總規模的比重分別為62.24%和51.89%。
????與此同時,北交所作為深入探索資本市場有效服務中小企業和科技創新的重要補充場所,為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題提供了更多選擇。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年內北交所共有7家企業發行,募資總額達9.58億元,相較于2022年同期的3家企業募資2.48億元,不論是企業數量還是募資金額均呈現顯著增長。
????北京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北交所“上新”提速,助力創新型中小企業解決“上市難、融資難、融資貴”,讓更多優質新三板企業順暢高效地發展,加速聚集一批數量豐富、結構多元的高質量上市公司群體,加快了北交所高質量擴容,推進了北交所健康快速發展,進而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一流交易所。
????隨著全面注冊制改革的啟動,主板市場也有望煥發新活力,隨著發行上市條件更加包容,發行定價和交易制度也有積極變化,更多業務模式成熟、經營業績穩定、規模較大、具有行業代表性的優質藍籌企業將登陸A股。
????“全面注冊制啟動后,上市發行的節奏整體可控,并不會帶來IPO數量的劇增。”華鑫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嚴凱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主板實行注冊制改革,并不意味著放松對上市公司質量的要求,反而審核把關會更加嚴格,注冊制改革的本質是把選擇權交給市場,強化市場約束和法治約束。
????制造業成再融資主力軍
????股權融資潛力有待釋放
????年內A股市場再融資火熱,且多發生于制造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等行業。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2月12日,A股上市公司再融資規模達1516.66億元,同比明顯上升。其中,定向增發募資規模1462.81億元,占比達96%;可轉債、配股募資規模分別為35.31億元和18.54億元。
????“通常而言,定增市場升溫與二級市場表現具有較強相關性。”嚴凱文表示,受益于春季行情,年初以來二級市場表現較好,為定增市場升溫提供了基礎。同時,經濟復蘇確定性不斷增強,隨著開工旺季來臨,目前的去庫存周期大概率將轉為補庫周期,或將帶動定增市場持續火熱。
????從行業角度來看,按照證監會一級行業(2012)劃分,制造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及電力、熱力、燃氣、水生產和供應業等三大行業再融資金額分別為563.72億元、306.50億元和211.45億元,合計達1081.67億元,占再融資總額的71.32%。
????市場人士表示,制造業領域再融資較為活躍,體現出該領域經濟復蘇活力逐漸增加,行業內可借助募集資金彌補因疫情影響而形成的發展缺口,提高企業自身創新力和競爭力,進而確保經濟進一步企穩回升。
????業內普遍認為,隨著注冊制改革全面鋪開,將進一步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有利于加速釋放股權融資潛力,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在國內外復雜嚴峻環境下,我國資本市場穩定發揮融資功能,并實現重點領域風險收斂總體可控,成果實屬難得。”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員陳治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全面注冊制下,有利于形成公平公正的上市機會,讓更多優質的企業上市,讓投資者獲得更準確的信息,挖掘真正有價值的公司,更好發揮資本市場的價值發現功能。
????周運南建議,全面注冊制下,可以通過優化上市標準、強化信披質量、提高審核效率、縮短再融資流程,并充分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錯位發展、功能互補、互聯互通的機制效能,讓更多的潛質企業能登上資本市場的舞臺,增強企業直接融資能力和效率,助力優質企業高質量發展,加速釋放股權融資潛力,提高直接融資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