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華山路的中國第二砂輪廠,見證著老鄭州工業的繁榮與輝煌,年輕有力的青年人在昔日這座全國規模最大砂輪廠內,用汗水和熱血蓄養著彼時的夢想;
共生共長——老建筑中開新局
落日余暉下,直徑達40.2米、高10米、形如砂輪的“記憶之環”在二砂東廣場上閃耀著光芒,一個個名字被鐫刻在內環上,“這是從建廠初期東德援建的一些專家的名字,以及后續整個企業發展過程中一些優秀員工及勞動模范的名字,他們應該被記得”,河南國創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東方動情地說。
樹影婆娑間,紅色典雅的歐式建筑與銹跡斑斑的裸露機械映入眼簾,曲曲折折的藤蔓交錯相織,微風輕輕一吹,蕩起陣陣波紋,輕拂過斑駁剝落的墻壁。
走進二砂,從細節到整體,從色彩到造型,處處散發著濃郁的工業復古氣息,保留完整的熱力管道、工業感十足的指示牌、金屬零件組建的立體地圖,如同誤入了時光穿梭機,在光陰流轉中感知一代人的“二砂記憶”。
位于中原區華山路78號的二砂文化創意園,是一個原址改造項目,前身是中國第二砂輪廠。作為新中國“一五”期間興建的重點工業項目之一,是國家砂輪工業的脊梁,是新中國工業歷史的重要參與者和見證者,亦是上世紀二砂人激情燃燒歲月的承載者。經歷歲月的淘洗,荒廢的廠區、廢棄的設備成為了一個時代的遺留。
二砂文化創意園項目自2013年開始籌劃運作以來,經歷了搬遷清租、房產過戶、控規調整、土地收儲等重重挑戰,2020年10月順利實現首開區開園。二砂項目總占地面積838畝,內有38棟保留完好的工業建筑,建筑面積約14萬平方米,其中占地7.42萬平方米的大廠房,是亞洲最大的包豪斯建筑單體,它承載著中德友誼,承載著新中國的工業夢想,也是具備唯一性的寶貴歷史文化財富。
如今首開區開園至今運營已近2年,占地80余畝,總面積約5.7萬平方米,辦公面積約8000平方米,分為鉆石廣場、砂輪樂園和中央大道三部分,吸納了17家文創、科創及直播企業入駐。在這里,人們或駐足仰望、或談笑無間、或嬉戲打鬧、或閑暇漫步,曾經的亞洲最大包豪斯廠區煥發出新的生機,似一位垂暮之年的老人欣慰地記錄著時代,守護著鄭州青年的文藝夢。
二砂項目擁有豐富的工業遺產歷史資源,獨具特色的包豪斯風格建筑群具有高度的稀缺性和歷史文化意義。2015年園區有7棟建筑被河南省批準為近現代優秀史跡,2018年另有7棟建筑被列入鄭州市第一批歷史建筑保護名錄,2019年項目所在的原中國第二砂輪廠舊址被國務院核定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機械與文創、歷史與現代的碰撞,“文化新高地、產業新標桿、城市新名片”的二砂被人們從日益淡忘的記憶中拉出,復現于視野中、頻現于生活中。10年間,在保留最有特色、最有價值的工業元素的基礎上,河南國創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發掘二砂獨有的工業遺產歷史資源,用創意設計細節,用文化的眼光整體謀劃改造。利用與現代城市緊密結合,使古老的二砂完美融入城市發展,實現華麗轉身。
風好正是揚帆時,奮楫逐浪天地寬。二砂文化創意園項目正在逐步推進,“希望利用現有的老廠房打造一個高標準、高規格的產業文創園”,談及未來的愿景,孫東方激動地說,“10年前,廠區還是一直生產的狀態,我對當時廠區里機器轟鳴的場景記憶猶新。在改造過程中,我們盡可能保留那些生產機器的原貌,希望在未來能夠運用技術手段對當時車間生產的場景加以復現,讓我們的下一代知曉上世紀發生在這個老工業區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