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已經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數據顯示,最終消費的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60%。近期,不少地方出臺的穩增長接續政策將促消費作為“重頭戲”,各地大力促進汽車、家電消費,挖掘線上消費潛能,積極推動需求回暖。
抓重點 加大力度促進汽車、家電消費
近期,湖南、湖北、廣東等地出臺了多項擴內需的接續政策,著力擴大家電、汽車等重點領域的有效需求,釋放政策效能。
廣東9月初發布的16條促消費措施明確,鼓勵各地市在2022年9月1日至11月30日開展家電“以舊換新”活動。對各市通過財政資金補貼電視機、空調、洗衣機、冰箱、電腦、手機、電飯煲、熱水器等八大類家電“以舊換新”的實際支出,省級財政將給予獎補。
汽車消費也是重要著力點。湖北省8月底出臺了發放購車補貼、汽車消費券、加油券等措施促進汽車消費;河南省開展了“2022中原國際車展消費季系列活動”;陜西漢中將在9月16日至10月2日發放600張汽車電子消費券。
家電、家居、餐飲、汽車被認為是傳統消費的“四大金剛”,各地出臺這些領域的消費刺激政策,有助于拉動整個消費增長。7月份,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5870億元,同比增長2.7%,增速較6月下降0.4個百分點。
出新意 找準優勢、抓住潮流激活市場
記者梳理發現,各地出臺的促消費舉措中有不少新亮點。
例如,湖南長沙出臺政策支持直播帶貨等受消費者喜愛的新消費場景,在體育消費節期間開展“云展銷”帶貨、線上短視頻帶貨等主題活動,還設立了商家帶貨金牌榜、探店VLOG大賽等配套活動,以線上流量帶動體育消費。
線上消費漸成主流。數據顯示,1至7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為73224億元,同比增長3.2%,高于整體消費增速。
針對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廣東出臺了系列促進住房消費健康發展措施,包括鼓勵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等單位對現有符合安全要求的物業改造為租賃住房,簡化利用存量土地和房屋改建保障性租賃住房調整規劃的手續等。
用實招 持續發力推動消費提質增效
今年以來,各地為擴內需頻頻發放消費券。近期各地方的接續政策,也在消費券領域持續發力。
京東經濟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朱太輝在9月8日瞭望智庫召開的研討會上表示,消費券對消費的提振和復蘇具有重要的支撐和帶動作用,就消費券發放的設計模式而言,其實可以通過“普適性+定向性”相結合、“財政補貼+企業折扣”相結合、“刺激居民消費+擴大企業銷售”等措施把乘數效應做得更大,兼顧效率和公平,并在推動消費復蘇的同時兼顧企業紓困。
對于下一步促消費的方向,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宏觀消費首席專家李政波在同一場合表示,應培育更多消費熱點,如商品消費中的預制菜、半加工食品,旅游消費中的短途游、近郊游等,“把消費新熱點培育擴大,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其他品類消費的下降”。
農村消費市場的增長潛力也較大。商務部部長助理李飛在近期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將持續辦好消費促進活動,積極打造消費新場景,完善城鄉商貿流通體系,大力推動農村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