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來,我國裝備制造業快速發展,但為重大裝備配套的高端軸承卻大部分依賴進口,軸承等核心零部件已經成為國家重大裝備發展的瓶頸。目前,國產風電軸承逐漸形成了規模化、系列化生產發展,我國...
近年來,我國裝備制造業快速發展,但為重大裝備配套的高端軸承卻大部分依賴進口,軸承等核心零部件已經成為國家重大裝備發展的瓶頸。目前,國產風電軸承逐漸形成了規模化、系列化生產發展,我國各地掀起軸承產業基地的建設。在“十二五”規劃下,軸承產業將會成為最有可能實現率先突破的行業。 臨西發展軸承特色產業引進百家規模軸承企業
軸承是臨西的特色和優勢。未來五年,該縣將以“扶優培強”為重點,壯大軸承特色產業,計劃引進100家規模軸承企業,形成一批在國內外影響較大的骨干企業群。每年組織一次軸承產業發展高端論壇,召開1—2次全國性軸承商貿洽談會,提高臨西軸承知名度和影響力。充分發揮省軸承質檢中心作用,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場競爭力,爭創國家級名牌5個、省級名牌8—10個。依托軸承產業服務中心,為企業提供信息、技術全方位服務,培訓軸承產業工人萬人以上。
臨西將加大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力度,提升技術水平,提高產品質量,實現行業規模擴張、經濟效益大幅攀升。
新昌三大聯盟標準促進軸承產業轉型升級
新昌縣是全國最大的軸承套圈生產加工基地,今年來新昌局以三大聯盟標準為抓手,促進軸承產業轉型升級。一是在去年軸承套圈技術條件聯盟標準項目獲得省級優秀項目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推廣使用力度,擴大使用面,提升塊狀經濟質量,目前推廣實施軸承套圈企業聯盟標準企業已達到70%以上;二是大力推廣使用“新昌軸承”浙江區域名牌標志使用準入條件聯盟標準,全縣已有9家企業經考核授權使用“新昌軸承”浙江區域名牌標志;三是積極啟動軸承套圈數控車床聯盟標準項目,已通過省級立項批準,正在積極實施之中。
制訂并實施三大聯盟標準,有力促進了新昌軸承產業的轉型升級。一些企業已被SKF等世界著名軸承企業認定為合格供應商,產品遠銷美國、瑞士、日本、韓國、法國、意大利等國,據統計,今年1~10月份,新昌軸承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97.19億元,同比增長14.95%,銷售收入95.5億元,同比增長18.5%。
上海電氣集團精心打造風電軸承研發基地
上海電氣一期的大型風電軸承生產線技改項目近日竣工投產,同時首臺3.6兆瓦海上風電軸承也順利下線,這標志著上海電氣已擁有了國際一流水平的高效風電軸承自主創新設計研發與制造能力。據悉,該項目總投資5億元,一期投資2.5億元,預計將在2012年達到年生產1800臺套兆瓦級特大型風電軸承的能力,年銷售收入近5億元。
上海電氣高效清潔特大型風電軸承生產線技改項目負責人說,上海電氣將以技改為依托,精心打造風電軸承研發基地。
常山縣被授予浙江省軸承產業基地稱號
近年來,常山縣積極推進軸承產業發展,制訂了各項扶持政策,培育和發展龍頭企業,打造區域品牌,已經成為浙江省軸承生產特色產業集聚區。最近,常山縣被授予“浙江省軸承產業基地”稱號,這為常山縣軸承產業的發展添上了精彩的一筆。
常山縣經貿局有關領導表示,下一步當地政府將結合“十二五”規劃的編制,引導企業在增加軸承品種,擴大高精度、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的生產能力,力爭到2015年,全縣軸承產業實現銷售收入突破1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