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字頭”科創板后備軍,“科改示范企業”各項改革蓄勢突圍。6月8日,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翁杰明在“推廣‘科改示范行動’經驗強化科技創新激勵專題推進會”上表示,要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到今年年底,中央工業企業重點企業研發投入強度平均要達到5%以上。要打好政策應用“組合拳”。豐富政策“工具箱”的應用場景,發揮不同激勵方式對不同人員的差異化激勵效果。
????業內人士表示,國企央企將進一步加快實施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等中長期激勵方式,鼓勵和引導企業負責人,科研、管理和技術骨干等通過參與股權激勵計劃,將個人利益與企業長期業績提升緊密結合,共同推動企業持續做強做大。
????建立創新激勵政策應用“矩陣”
????作為國有科技型企業中的“先鋒隊”,強化科技創新激勵已成為“科改示范企業”的重點任務。
????翁杰明說,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的重大決策部署,就推廣“科改示范行動”經驗、強化科技創新激勵工作進行再部署、再推進。
????“要打好政策應用組合拳。從多個維度、分層分類建立創新激勵政策應用的‘圖譜’或‘矩陣’。”翁杰明表示,提升短期與中長期激勵、物質與非物質激勵相結合的綜合效應。
????目前,80%的“科改示范企業”已靈活開展多種方式的中長期激勵。翁杰明指出,在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保證正確改革方向、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前提下,鼓勵各地國資委和國有企業集團公司結合本地區、本行業、本企業實際,推行更為靈活、更具創新性、更接地氣的激勵政策措施。
????中國證券報記者從此次會議上了解到,多家央企在積極推進“科改示范行動”過程中,靈活運用中長期激勵等政策,加快培育一批國有科技型企業改革樣板和創新尖兵。中國航天科技黨組書記、董事長吳燕生表示,集團大力實施股權、分紅激勵和科技成果轉化獎勵,受益對象中科技骨干占85%以上。中國衛星以實施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等中長期激勵為契機,完成全部110名事業身份科技人員“事轉企”。
????中國船舶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21年底,集團共有28家子企業實施31個中長期激勵方案,覆蓋2300余名激勵對象,其中科研骨干人員占比約為60%。
????另外,中國建筑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集團先后開展四期限制性股票激勵,累計覆蓋科研骨干890人次,激勵總額2.5億股。指導科創板子企業中建環能開展第二類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激勵對象共計151人,重點向技術研發、生產制造板塊等核心骨干傾斜。
????打破科技人員薪酬待遇“天花板”
????關于科技人員薪酬待遇,翁杰明表示要強化創新成效與薪酬雙對標,將激勵資源特別是增量資源,向稀缺、關鍵崗位和作出突出貢獻的科研人員傾斜。
????“要建立具有市場競爭優勢的核心關鍵人才薪酬制度。要打破科技人員薪酬待遇‘天花板’,貢獻大的科技人員的薪酬待遇水平可以超過同職級管理人員。”翁杰明稱,對市場化引進的稀缺高端科技人才,可以采用市場化對標方式,提供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薪酬包”。對關鍵稀缺人才,可以提供住房、子女教育等各種保障性激勵,增強吸引力和歸屬感。
????科技創新具有較強不確定性,完善合規免責清單,進一步鼓勵創新、寬容失敗乃業界關注的焦點。翁杰明強調,各中央企業、各地國資委要堅決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要求,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科學家精神,加快建立科技創新方面的合規免責清單,或在已有的經營投資免責事項清單中補充完善相關內容,明確具體免責事項、范圍標準、實施程序等。在依法依規、權責匹配、勤勉盡責、未謀取不正當利益的前提下,對未達到預期目標、造成資產損失或其他不良后果的,可免予追責,充分寬容探索未知過程中的失敗,支持國有企業家和科技人員甩開膀子大膽闖、心無旁騖干科研、一心一意搞創新。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員劉興國稱,“科改示范企業”應將“科改示范行動”當成一項綜合性改革試驗,敢闖敢試、勇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