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5年第一季度,韓國造船業擊敗競爭對手中國和日本,成功登上全球新船訂單的榜首,而海工裝備市場整體不景氣,使得造船業的競爭更加激烈。克拉克森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韓國船企...
2015年第一季度,韓國造船業擊敗競爭對手中國和日本,成功登上全球新船訂單的榜首,而海工裝備市場整體不景氣,使得造船業的競爭更加激烈。克拉克森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韓國船企新接訂單量超越日本和中國,韓國造船業獲得最多的新船訂單,再次排名世界第一,其次是日本船廠,第三是中國船廠。
數據顯示,前3月,韓國造船業新接訂單量為231萬修正總噸(CGT),占全球訂單總量的41%。日本為162萬CGT,中國為135萬CGT,分別占28.9%和24%。這是時隔三年韓國第一季度訂單量排名世界第一,也是中國自2012年以來首次將全球新造船市場頭把交椅出讓韓國。
今年1月,韓國新接訂單量居日本之后排名第二,2月反超日本,3月繼續領先。今年第一季度韓國造船業訂單量僅為去年同期(455萬CCT)的51%,但仍排名第一,主要是因為中國造船業業績不振。中國造船業的主力船型——散貨船的市場行情不佳,中國自去年10月以來最近6個月的平均接單量不足50萬CGT。
另一方面,截至今年3月末,全球手持訂單量為1.1113億CGT,環比減少200萬CGT。中國手持訂單量排第一,達4298萬CGT,韓國和日本分列二、三位,分別為3270萬CGT和1979萬CGT。
市場觀察人士稱,韓國造船廠之所以獲得全球市場最大份額,主要是因為中國造船業的持續低迷,據行業統計數據,自去年10月以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平均每月所獲得的新船訂單持續徘徊在50萬CGT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