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際集裝箱班輪市場出現一艙難求、一箱難求等狀況,交通運輸部有何應對舉措?在6月24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交通運輸部副部長趙沖久表示,當前,水運市場情況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從需求角度來看,由于疫情原因,很多國家的產業鏈、供應鏈都受到沖擊。相比之下,我國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產業鏈、供應鏈保護較好,進出口貿易需求大幅度增長。
趙沖久介紹,從供給角度看,全球的海運,尤其是集裝箱運輸,2300萬標箱的運力,除了1%左右的船舶在修理以外,全部投入到海運當中,甚至有一些非集裝箱船,也在承運集裝箱。而疫情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疫情期間港口作業工人要封閉管理,各個國家都采取相應的措施,所以裝卸效率會降低;國際船舶的海運船員在各個港口都要換班,在這個過程中受到疫情防控的影響,效率會降低;還有一些其他因素,包括港口堆場不足等,導致整個航運市場運輸效率降低。供需矛盾導致價格上漲,出現一艙難求。
“總體來看,上漲是由供需矛盾決定,隨著疫情的好轉和各國復工復產,形勢會逐漸回歸到正常狀態,在此期間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 趙沖久說,在外防輸入方面,指導地方各個港口和交通航運部門做好疫情防控和保通保暢工作,比如,相關疫苗接種、個人防護、船員換班、港口裝卸作業,以及物流當中堵點環節的協調等。幫助企業解決具體困難,保證重點客戶和重點物資運輸,比如,民生物資的運輸、防疫物資的運輸等。
趙沖久還提到,下一步,交通運輸部將會同商務部等部門繼續落實好穩外貿相關措施,引導國際班輪公司持續加大中國大陸出口航線運力供給,同時提高集裝箱周轉效率,指導地方交通運輸部門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確保國際物流供應鏈的穩定和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