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測算,今年前9個月,粗鋼表觀消費量達7.69億噸,同比增長8.94%,增幅比前8個月擴大1.7個百分點。國家重大投資項目的啟動和汽車、家電等下游行業的快速復蘇拉動了鋼材需求增長,鋼鐵行業為國民經濟的恢復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近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屈秀麗在鋼協三季度信息發布會上表示。
鋼價回升:經濟回暖的標志
前三季度鋼鐵生產保持平穩,產量小幅增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我國粗鋼、生鐵、鋼材產量分別達78159萬噸、66548萬噸、96424萬噸,同比分別增長4.5%、3.8%、5.6%。從具體季度看,第一季度粗鋼產量同比增長1.2%,第二季度同比增長1.7%,第三季度同比增長10.3%。屈秀麗表示,今年年初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沖擊和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鋼鐵行業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疫情防控和穩定經營“雙線”應對,保持了鋼鐵生產平穩增長、價格小幅回升、效益逐步好轉的行業運行態勢,但也面臨原燃料價格保持高位、成本上升、出口下降等困難。
鋼材價格逐步回升,總體水平低于去年。據鋼協監測,9月末,中國鋼材價格指數(CSPI)為105.99點,同比下降0.09%。其中,長材指數為108.74點,同比下降2.76%;板材指數為105.50點,同比上升3.19%。今年前9個月,鋼材平均價格指數為102.44點,同比下降5.66%。從分月情況看,4月份起,鋼材價格呈逐月回升走勢。
“企業效益持續好轉,同比降幅明顯收窄。”屈秀麗表示,據鋼協統計,今年前9個月,重點統計鋼鐵企業銷售收入33970億元,同比增長5.44%;銷售成本30661億元,同比增長6.13%,成本增幅大于收入增幅0.69個百分點;實現利稅2079億元,同比下降7.27%;利潤總額1375億元,同比下降9.46%,降幅呈大幅收窄態勢;平均銷售利潤率4.05%,同比下降0.66個百分點。從分月情況看,6-9月連續4個月利潤實現同比正增長。9月末,重點統計鋼鐵企業資產負債率達63.3%,同比下降0.53個百分點。
助力雙循環適應新需求
“中國已經建成了世界最完整、最齊全的鋼鐵工業體系,具有產業鏈相對完整、市場化程度相對較高、技術自主性較強的產業優勢,具備‘制度有優勢、政策有空間、市場有潛力、產業有基礎、投資有方向、改革有目標’的有利條件,鋼鐵行業將保持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進一步滿足下游行業高質量發展對鋼鐵產品的需求。”屈秀麗指出,中國已經取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重大戰略成果,經濟快速復蘇,帶動鋼鐵需求顯著增長。后期,經濟長期向好,市場空間廣闊,發展韌性強大,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進一步深化,“六穩”“六保”政策措施效果逐步顯現,將為鋼鐵行業生產經營提供較好的外部環境。
據中鋼協預測,第四季度,中國經濟仍將保持增長態勢,在國家“六穩”“六保”政策落實的帶動下,下游鋼材需求也將繼續恢復。但隨著北方天氣轉冷,用鋼需求強度將有所減小,鋼鐵產量增幅將有所回落。據中鋼協旬報統計測算,10月中上旬,全國粗鋼日產約305萬噸,環比略有下降,預計全年粗鋼產量將超過10億噸,同比增長3%~5%。保持國內市場供需平衡,是鋼鐵行業能否平穩運行的關鍵。鋼鐵企業要抓住我國經濟恢復向好的機遇,主動適應市場變化,合理安排生產節奏,優化產品結構,充分滿足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產生的新需求;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