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日前,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以下簡稱規劃)。關于新材料,這份通知里說了什么?材料牛編輯為您整理。在規劃中,新材...
日前,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以下簡稱規劃)。關于新材料,這份通知里說了什么?材料牛編輯為您整理。在規劃中,新材料產業是與高端裝備一起,作為高端裝備與新材料產業出現的。高端裝備與新材料產業、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數字創意產業,加上戰略性產業,共6大產業將在十三五期間獲得支持。特別的,規劃提出力爭到2020年高端裝備與新材料產業產值規模超過12萬億元。(之前新材料產業十二五規劃的提法是,新材料產業總產值目標達到2萬億)
在高端裝備與新材料產業規劃內容中,提出了提高新材料基礎支撐能力以及新材料提質和協同應用工程。
新材料提質和協同應用工程
加強新型綠色建材標準與公共建筑節能標準的銜接,加快制定軌道交通裝備用齒輪鋼、航空航天用碳/碳復合結構材料、高溫合金、特種玻璃、寬禁帶半導體以及電子信息用化學品、光學功能薄膜、人工晶體材料等標準,完善節能環保用功能性膜材料、海洋防腐材料配套標準,做好增材制造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石墨烯材料標準布局,促進新材料產品品質提升。加強新材料產業上下游協作配套,在航空鋁材、碳纖維復合材料、核電用鋼等領域開展協同應用試點示范,搭建協同應用平臺。
提高新材料基礎支撐能力
順應新材料高性能化、多功能化、綠色化發展趨勢,推動特色資源新材料可持續發展,加強前沿材料布局,以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重大工程建設需求為導向,優化新材料產業化及應用環境,加強新材料標準體系建設,提高新材料應用水平,推進新材料融入高端制造供應鏈。到2020年,力爭使若干新材料品種進入全球供應鏈,重大關鍵材料自給率達到70%以上,初步實現我國從材料大國向材料強國的戰略性轉變。
推動新材料產業提質增效。面向航空航天、軌道交通、電力電子、新能源汽車等產業發展需求,擴大高強輕合金、高性能纖維、特種合金、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高品質特殊鋼、新型顯示材料、動力電池材料、綠色印刷材料等規模化應用范圍,逐步進入全球高端制造業采購體系。推動優勢新材料企業“走出去”,加強與國內外知名高端制造企業的供應鏈協作,開展研發設計、生產貿易、標準制定等全方位合作。提高新材料附加值,打造新材料品牌,增強國際競爭力。建立新材料技術成熟度評價體系,研究建立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補償機制。組建新材料性能測試評價中心。細化完善新材料產品統計分類。
以應用為牽引構建新材料標準體系。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等產業需求,加強新材料產品標準與下游行業設計規范的銜接配套,加快制定重點新材料標準,推動修訂老舊標準,強化現有標準推廣應用,加強前沿新材料標準預先研究,提前布局一批核心標準。加快新材料標準體系國際化進程,推動國內標準向國際標準轉化。
促進特色資源新材料可持續發展。推動稀土、鎢鉬、釩鈦、鋰、石墨等特色資源高質化利用,加強專用工藝和技術研發,推進共伴生礦資源平衡利用,支持建立專業化的特色資源新材料回收利用基地、礦物功能材料制造基地。在特色資源新材料開采、冶煉分離、深加工各環節,推廣應用智能化、綠色化生產設備與工藝。發展海洋生物來源的醫學組織工程材料、生物環境材料等新材料。
前瞻布局前沿新材料研發。突破石墨烯產業化應用技術,拓展納米材料在光電子、新能源、生物醫藥等領域應用范圍,開發智能材料、仿生材料、超材料、低成本增材制造材料和新型超導材料,加大空天、深海、深地等極端環境所需材料研發力度,形成一批具有廣泛帶動性的創新成果。
提高新材料基礎支撐能力以及新材料提質和協同應用工程作為69個重點任務之一,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科技部、財政部、質檢總局、國家國防科工局、國家海洋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