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耐火材料是硅酸鹽學科的一個分支,硅酸鹽材料一般分為:水泥、玻璃、陶瓷和耐火材料。而耐火材料從使用的角度來分又可分為:冶金工業用耐火材料、水泥行業用耐火材料、玻璃行業用耐火材料和其他...
耐火材料是硅酸鹽學科的一個分支,硅酸鹽材料一般分為:水泥、玻璃、陶瓷和耐火材料。而耐火材料從使用的角度來分又可分為:冶金工業用耐火材料、水泥行業用耐火材料、玻璃行業用耐火材料和其他耐火材料。其中陶瓷用耐火材料歸為其他耐火材料,建筑衛生陶瓷屬于陶瓷的一個分支,因而建筑衛生陶瓷用耐火材料理所當然的歸為其他用耐火材料一類了。理論上講,耐火材料又有定型耐火材料和不定型耐火材料之分,但一般不定型耐火材料多用于水泥、冶金窯爐,而玻璃行業和陶瓷行業用量不大,因而我們在討論陶瓷用耐火材料的時候習慣性不討論不定型耐火材料,但要強調的是,不定型耐火材料尤其是耐火骨料、耐火澆注料和耐火材料的膠凝劑等對部分陶瓷窯爐的施工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不討論不是不重視而是為了更好的重視,有可能的話筆者會對陶瓷行業的不定型耐火材料和體系專門進行討論。1、建筑衛生陶瓷行業
用耐火材料的組成體系
建筑衛生陶瓷行業包括建筑陶瓷、衛生陶瓷、原輔材料(釉料、熔塊、色釉料等),其所用的耐火材料千差萬別,有效的歸類這些耐火材料從而進行討論很為必要。一般而言,不固定的區分窯爐而從耐火材料的材質方面進行討論比較好入手,本文亦是遵從這一原則來進行建筑衛生陶瓷用耐火材料的討論。
建筑衛生陶瓷用耐材有窯爐用耐材和窯車用耐材及其他耐材。
窯爐用耐材包括窯爐的墻體和萱頂,一般分內外三層,內層為輕質保溫棉、氈、板等,中層為重質或輕質保溫磚,外層以紅磚或低溫保溫磚為主。內層的輕質保溫層近幾年發展比較迅速,以低溫莫來石纖維為主,兼顧了高溫莫來石纖維、高鋁莫來石纖維、含鋯莫來石纖維等,溫度從1200℃~1600℃的各個體系。在纖維制成工藝上采用了拉絲、甩絲、噴吹等工藝。內層也有用輕質莫來石、高鋁等輕質磚或者板,以輕質氧化鋁、莫來石等空心球磚為主體。中層的重質材料仍然采用低鋁高硅、高鋁低硅、莫來石與堇青石、焦寶石與莫來石等材料制成的重質材料為主。外層的低溫耐火材料主要以鋁礬土、焦寶石、粘土等制作而成,相對鋁含量偏低,耐溫性能較差但價格較低。
窯車用耐火材料有窯車面、窯車支架、承燒板、匣缽等,除過組成窯車的基本架構面材料外,其余的材料統稱為窯具材料。窯車用耐火材料和窯爐的墻體材料基本相同。窯具材料根據不同的情況有莫來石、高鋁莫來石、堇青石、莫來石—堇青石、SiC、氧化物結合碳化硅、氮化硅結合碳化硅等。除過上述材料外,現代陶瓷窯爐不能忽略的是輥道窯的陶瓷棍棒,現在的陶瓷棍棒有氧化鋁質、石英質、氮化硅質、滲硅碳化硅質、再結晶碳化硅質、氮化硅結合碳化硅質等。建筑衛生陶瓷輥道窯所用的棍棒以高鋁質為主。
2、各種耐火材料的發展過程和現狀分析
2.1、輕質耐火材料
輕質耐火材料是指氣孔率高、體積密度小、熱導率低的耐火材料。在工業窯爐和其他熱工設備上用作隔熱材料。與一般耐火磚比較,抗渣蝕性、力學強度、耐磨損性較差,高溫下體積收縮較大等。有多種分類方法:
①按體積密度分類。體積密度在 0.3~1.3克/厘米3的為輕質磚;低于 0.3克/厘米3的為超輕質磚。
②按使用溫度分類。使用溫度600~900℃為低溫隔熱材料;900~1200℃為中溫隔熱材料;超過1200℃的為高溫隔熱材料。
③按制品形狀分類。一種是定形的輕質耐火磚,包括粘土質、高鋁質、硅質以及某些純氧化物輕質磚等;另一種是不定形輕質耐火材料,如輕質耐火混凝土等。
輕質耐火材料在現代陶瓷窯爐中應用最為廣泛,主要因為其質輕、施工方便等特點,操作起來比較容易。建筑衛生陶瓷隧道窯、輥道窯、和其它陶瓷行業常用的推板窯等一些長形窯爐,由于有預熱帶、燒成帶、保溫帶、冷卻帶等,根據不同段的不同溫度合理使用輕質耐火材料對窯爐的節能尤其重要。
輕質耐火材料近幾年發展迅速,尤其以輕質莫來石磚、高鋁莫來石磚、莫來石纖維和高鋁莫來石纖維等發展較快,為建筑衛生陶瓷的窯爐節能提供了必要的材料保障。
輕質耐火材料最早以輕質粘土磚為主,由于耐溫性能有限,只能用到溫度比較低的窯爐內使用,上世紀九十年代后期莫來石、氧化鋁熔融噴吹技術逐漸成熟從而開發了空心球磚,近幾年來耐火材料發泡工藝的成熟又開發了發泡型輕質耐火材料,使耐火材料的熱導率大大降低,形成了隔熱性輕質耐火材料。本世紀初,耐火纖維技術發展較快,耐火纖維的壓成板、氈等定型材料工藝逐步完善且耐火纖維的溫度不斷提高,形成了目前的耐火纖維隔熱材料系列產品。
2.2、重質耐火材料
重質耐火保溫磚基本有以下幾個品種:
1.酸性磚:硅磚(SiO2),耐火粘土磚(SiO2+Al2O3)
2.中性磚:高鋁磚,鉻磚(Cr2O3+Al2O3,MgO,FeO)
3.堿性磚:鎂磚,鉻鎂磚,白云石磚
4.特種磚:尖晶石磚,鋯英石磚,氧化鋯磚,碳磚,碳化硅磚,其他磚。
陶瓷窯爐最早用耐火材料以重質磚為主,隨著輕質隔熱耐火材料的不斷完善,重質磚基本上在建筑衛生陶瓷的隧道窯、軌道窯等除非有特殊需求外不再使用。而在耐腐蝕的窯爐如熔塊窯、做色料的梭式窯、回轉窯等領域仍然使用重質耐火材料。目的是為了不至于掉渣、抗腐蝕強度好。特別是熔塊窯,物料直接和耐火材料接觸,更應該謹慎選擇重質耐火材料,尤其是材質、密度和導熱系數等。這類窯爐的特點恰恰和隧道窯、軌道窯相反,一般重質耐火材料在內層而重質耐火材料和保溫材料在中外層。
重質耐火材料的發展是隨著我國的冶金工業發展而發展的,第一次大力發展起始于上世紀五十年代,得益于前蘇聯對我國鋼鐵工業的扶持。第二次大力發展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繁榮,我國的鋼鐵企業迅速發展和其他冶金的進步重質耐火材料也得到了高速發展。陶瓷窯爐用重質耐火材料與玻璃工業類似,主要以酸性磚、中性磚和部分特種磚為主,選磚的依據主要根據窯爐的燒成溫度、氣氛和熔融材料的腐蝕性、酸堿性等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