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宗商品市場尤其是工業品期貨正在上下兩難中匍匐前行。在國民經濟基礎工業尤其是地產相關制造業下行明顯的背景下,大宗商品市場進入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新一輪熊市。8月經濟數據
大宗商品市場尤其是工業品期貨正在上下兩難中匍匐前行。在國民經濟基礎工業尤其是地產相關制造業下行明顯的背景下,大宗商品市場進入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新一輪熊市。
8月經濟數據弱于預期
8月份宏觀經濟數據顯示,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9%,比7月份回落2.1個百分點。分析人士稱,2000年以來我國月度工業增加值增速第5次跌破7%,前低是金融危機中的2008年11月、12月,分別為5.4%和5.7%。
“這與此前已公布的差強人意甚至略遜預期的PMI、外貿進口、物價數據相互呼應。經濟數據的下滑,反映經濟基本面的復蘇并沒有預期中的樂觀,生產層面去庫存的壓力依然明顯。”長江期貨研究員李富說。
另一組耐人尋味的數據是,6-8月份全國期貨市場成交額同比下滑明顯,6月、7月、8月份,成交額同比分別下降5.36%、23.99%、25.94%;其中,6月、7月成交量同比增長14.88%、8.06%,8月份成交量同比下降13.58%。
東亞期貨北京營業部總經理馮凱分析稱,背后的原因是國內大宗商品價格整體趨于低位運行,雖然成交量增加,但整個成交額被拉低。另一位分析人士補充說,占用保證金較多的大品種可能不活躍的傾向也不容忽視。
盤面顯示,今年以來,黑色金屬及建材系多品種下行趨勢較為流暢。尤其是8月份,螺紋鋼、熱軋卷板、鐵礦石、焦炭(1087, -2.00, -0.18%)和玻璃(1049, -1.00, -0.10%)、期貨成交量萎縮,環比下滑分別為8.38%、7.54%、
24.62%、18.79%和1.77%,僅有焦煤增長9.56%。
24.62%、18.79%和1.77%,僅有焦煤增長9.56%。
“成交量下滑,其實就是多空雙方都猶豫了,都說不準到底是觸底了還是會繼續跌。”國信期貨研究員施雨辰解釋道。
“在現在這種經濟環境下,很多品種尤其是建材系品種都面臨產能過剩,價格基本在成本線運行,需求不濟制約了其上行的空間和力度,現在很多品種面臨的現實是漲不上去也跌不下來。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打擊了市場熱情。”北京鼎金投資總經理徐東波告訴記者。
熊途仍漫漫
施雨辰解釋說,大宗工業商品市場整體下跌,從基本面考量,最大的因素就是中國經濟增速放緩。這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銀行控制風險,收縮貸款,中小企業資金緊張,整個工業行業表現比較低迷;二是房地產行業之前泡沫太大,有價無市,現在限購,小企業老板沒錢再去炒房,樓市一下子滑坡了。而作為房地產的下游行業,建材行業尤其是鋼鐵行業負債率偏高,且面臨成本回收壓力,一旦停產減產面臨巨大的還債壓力,停產就g意味著破產。邊虧損邊生產已經成為這些行業近兩年的常態。
她認為,目前許多工業制造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總量過剩、低檔產品過剩、高檔產品不足。“比如鋼鐵行業,螺紋鋼這種低檔產品的產量過剩,大鋼廠小鋼廠都能生產,而汽車用鋼,只有寶鋼等少數幾家可以生產,產量無法滿足中國一年2000萬輛汽車的需求。”
“終結這種局面需要國家政策的助力。國內經濟開始真正復蘇,使那些產能過剩嚴重的行業的局面開始緩解。不過這個非一日之功,還需要歐美穩定經濟發展環境的配合。”施雨辰表示。
“國內工業整體處于下行通道之中,這和國內外經濟環境密不可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徐東華分析稱,現在全球經濟都是在平穩的復蘇中下滑,美國經濟及世界工業均在下行,這對國內經濟造成壓力。其邏輯是,圍繞著世界工業下行,各國政府為了保持選舉優勢,勢必承諾就業、保護國內勞動力市場,這樣的直接后果就是貿易的下行。“現在美國主導的另一個談判,就是跨太平洋的東線和中線、西線對中國進行新一輪的貿易談判。這樣的話,針對中國的貿易保護會進一步加強。從鋼材(2767, -26.00, -0.93%)、大豆(4624, -3.00, -0.06%)、石油等大宗商品的貿易、運輸及全球波羅的海指數等數據上看,中國進出口貿易下行已經有所顯現。”
“從國際市場來看,大宗商品市場可能進入了2008年以來的新一輪熊市,這對國內剛剛發展起來的商品投資基金不久來說是個巨大的考驗。”上述分析人士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