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是裝備制造業的母機,了解國外對機床實施的出口管制對明晰我國技術差距具有重要意義。
國際上,與出口管制有關的四大機制分別為 《瓦森納協定》 (WA)、核供應國集團(NSG)、澳大利亞集團 (AG)和導彈及其技術控制制度 (MTCR)。四大機制每年定期舉行年會,就管制清單調整進行討論。歐美等發達國家也對高科技出口實施管制。其中,由于美國的管制物項最多,除集合國際上所有管制之外,還有自主清單,嚴格限制高科技向國外出口。
在上述四大機制中,我國只參加了NSG。作為NSG成員,每年參會并就主要議題提出觀點。最近幾年,NSG就機床精度標準及閾值情況進行討論,并在未來實施這一新提案內容。
2013年,瑞士向NSG提議修改部分機床的精度標準及具體閾值。由于過于復雜,該提案于2015年升級為技術專家組主席提案。經過幾年的多輪討論,目前NSG各成員已就此基本達成一致。
美國對17類機床的出口管制
截至2019年6月底,美國商業管制清單涉及587個ECCN編碼。根據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 (BIS)的商業管制清單 (CCL),與機床相關的物項有17類。 (詳見表1)
美國管制清單以具體技術參數為主,且針對不同國家適用不同的管制理由和許可例外,確定某種物項是否對華實施管制,需要根據該產品的管制理由具體分析,同時考慮許可例外的實施條件。
在17類管制的機床中,2B991、2B992、2B998和2B999四類物項的管制理由為反恐。在 《美國出口管理條例》 (EAR)中,美國對中國實施管制的理由有6類,分別是:生化武器;核不擴散;國家安全;導彈技術;地區穩定;控制犯罪,不包含反恐。因此,也就是說,美國對上述17機床中,只有2B991、2B992、2B998和2B999對中國出口不受管制,其余13類全部出于不同的管制理由實施嚴格管控。
NSG將修改機床精度標準及閾值
目前,在精度標準方面,NSG采用 “定位精度” (Positioningaccuracy),未來將采用WA的 “單向重復定位精度” (Unidirec-tionalPositioningRepeatability)。
根據提案,NSG關于車床、銑床和磨床的管制閾值都有所變化:車床由 “定位精度”的6μm改為 “單向重復定位精度”的1.1μm;銑床分兩種情況,2到4軸的銑床由 “定位精度”的6μm改為 “單向重復定位精度”的1.4μm,5軸及以上由 “定位精度”的6μm改為 “單向重復定位精度”的1.6μm;磨床也分兩種情況,2到4軸的銑床由 “定位精度”的6μm改為 “單向重復定位精度”的1.4μm,5軸及以上由 “定位精度”的6μm改為 “單向重復定位精度”的1.6μm。
總體而言,NSG通過限定 “單向重復定位精度”對銑床、磨床的精度有了更高標準,放松了管制。
但是,美國的管制將更具有針對性。在美國CCL中,與NSG此類管制對應的EC-CN為2B201。但NSG采用1988版的ISO230-2,美國則采用ISO230-2(2006)。在參數方面,美國與NSG也存在差異。 (詳見表2)
目前,在采用“定位精度”下,美國2B201的閾值就比NSG高,說明美國管制的主要是高端產品,比NSG整體水平更松。未來,隨著NSG清單修改,美國也將修改CCL,預計閾值還將繼續縮小。
提案對國內機床企業的三個影響
一是NSG提案設定的 “閾值”提高了管制精度。
原技術標準沒有規定單軸 “單向”的定位精度,而只規定了整體精度,此次修改更加科學。就設備制造整體工藝而言,在此前整體精度為6μm的情況下, “單向重復定位精度”基本在2~3μm。因此,從精度上可以說是放松了管制,將有利于我國引進技術、進口設備,促進國防部件加工。
二是管制越來越精準。
NSG提案從限定 “定位精度”修改為限定 “單向重復定位精度” (對應我國轉化國際標準ISO230-2:2006中的 “單向重復定位精度”),說明國際機床工藝水平不斷進步。對 “單向重復定位精度”做出新的定義,從原來的按照 “輪廓控制”改為按線性軸的控制,表明控制方式更加精確。
三是對國內高端精密機床生產企業會構成擠壓。
提案清單采納后,國際上對機床的管制將有所放松,國內用戶 (尤其是航天軍工部門)的采購招標技術門檻將進一步提高,對制造廠商而言必將受到成本和技術的雙重擠壓,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從提案看我國具體技術差距
從用戶部門的角度考慮(主要考慮國內航天軍工的使用),提案涉及的機床產品的管制范圍放寬了,即機床的用戶部門可以引進更高精尖的加工設備了 (含技術),由此可以生產更加精密的加工工件了。而從目前國內技術水平來看,我國車床、銑床和磨床的 “單向重復定位精度”基本在2.5μm;個別企業部分產品可以達到NSG提案的1.6μm,最前沿的機床為1μm機床,無法量產。因此,從整體來看,尚未達到NSG提案的技術水平。
綜上所述,NSG修改機床精度,放松管制,對我國進口大部分高端機床有利,但部分高精尖機床仍受到發達國家的嚴格管制。從精度對比來看,我國機床與國際頂尖水平存在一定差距,還需加大研發力度,攻堅克難。
在機床領域我國與外國還存在較大差距,這主要與我們在相關技術上起步晚有關,但即便如此,其間的差距也是在一點點縮小。相信中國的機床產業,終有一日也會像航天工程、基建工程一樣屹立在世界之巔,躋身全球一流水平。
作者系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