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火熱了大半年的特斯拉純電動汽車不僅領跑了世界市場,也帶動了中國的汽車市場向新能源新動力技術領域發展。而紅火的特斯拉背后,則是碳化硅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新應用的日臻成熟。諸如碳化硅、
火熱了大半年的特斯拉純電動汽車不僅領跑了世界市場,也帶動了中國的汽車市場向新能源新動力技術領域發展。而紅火的特斯拉背后,則是碳化硅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新應用的日臻成熟。諸如碳化硅、氮化鎵這類寬禁帶材料如今在純電動汽車技術領域越來越受到重視,特別是汽車電池制造方面。根據Lux研究機構預測,2020年碳化硅或將全面替代硅在汽車電池制造中的應用。
經濟學家們對于寬禁帶材料也頗有興趣,對于一輛特斯拉Model S,使用碳化硅電池則可以實現20%的節能,相當于電池制造成本降低了6000美元,整體汽車成本降低了8%。而對于汽車制造商而言,汽車電池的制造歷來是其關注的成本之一。
據Lux機構研究員Pallavi Madakasira的分析,高效的功率電子設備可以大大縮小汽車的電池尺寸,從而進一步優化汽車線路、散熱管理和汽車的整體重量。像汽車里面的娛樂視聽設備和電子屏幕等都會在汽車制造過程中額外增加許多功率部件。
未來寬禁帶材料在汽車行業領域的應用主要受益于以下幾點:
較低的節能門檻:
如果電池成本降低至250美元/千瓦,節能2%,那么碳化硅晶體二極管則是純電動汽車唯一的也是較為劃算的解決方案,而事實上,像這類需要插電的純電動汽車,其節能極限通常能達到5%左右,大大降低了節能的門檻。
技術限制低:
目前,就技術發展水平而言,碳化硅晶體二極管的研發和應用都要比氮化鎵技術更加成熟,更能盡早地步入市場。據Lux提供的技術發展線路圖,碳化硅晶體二極管或將在2020年全面應用于汽車生產。
政府政策支持:
目前,美國、日本和英國等主要汽車生產國家都提供專項基金用于動力電子設備的研發和應用。美國能源部門今年還投資6.9千萬美元用于碳化硅汽車電池的研發。日本政府也聯合Toyota、Honda、Nissan等著名汽車巨頭與高校一起建立產學研體系。
據七月份的一份報告,全球14個國家25個電力能源公司開始向客戶提供碳化硅動力電子設備汽車的報價和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