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據報道,位于光伏中上游的光伏組件和多晶硅產業,在很長一段時間由于產能過剩飽受質疑。前兩年行業蕭條時,因沒有訂單或售價低于成本,甚至一些光伏上游企業被迫停工。而去年下半年以來,隨著光...
據報道,位于光伏中上游的光伏組件和多晶硅產業,在很長一段時間由于產能過剩飽受質疑。前兩年行業蕭條時,因沒有訂單或售價低于成本,甚至一些光伏上游企業被迫停工。而去年下半年以來,隨著光伏電站的建設迎來熱潮,光伏行業明顯回暖,上游產業鏈也正在走出“冰封期”,開始出現量價回升的復蘇景象。多晶硅價格猛漲
近期,光伏上游原材料多晶硅的價格出現了一波快速上漲。這一輪漲價從2013年12月份開始顯現,據大智慧(601519,股吧)數據統計,去年11月,二級原料多晶硅片的出廠價格約為5.7元/片~6元/片,而截至上周,多晶硅片的價格普遍在6.5元/片~7元/片。一級原料多晶硅的價格同樣漲幅明顯。2013年3月,多晶硅出廠含稅價僅為120元/公斤~130元/公斤,近日多晶硅價格已漲到160/公斤~180元/公斤。
另一個影響價格的因素則是反傾銷、反壟斷的“雙反”政策。今年1月,我國商務部發布對美、韓多晶硅雙反終裁,自美國進口多晶硅的反傾銷稅幅度為53.3%至57%,自韓國進口的反傾銷稅幅度為2.4%至48.7%。這一政策的落實消弱了國外進口多晶硅的價格優勢,并給國內市場帶來一部分空間。不過,業內人士表示,“雙反”的作用有限,現在國外多晶硅多以來料加工的貿易方式進入中國,從而回避政策的影響。所以一段時間內,進口多晶硅仍將在國內占據半壁江山。
國信證券研報指出,一季度由于部分硅片企業的復產,多晶硅價格維持在較高的位臵,目前下游價格維持穩定,多晶硅價格有望高位震蕩,整體市場來看,多晶硅仍然是產業的強點。
組件需求穩中有升
作為產業鏈的中游,光伏組件比上游多晶硅更早感受到行業的回暖。相較于多晶硅今年一季度的價格猛漲,光伏組件的價格從去年三季度起就開始逐步上漲,但總體相對平穩。從去年3月份開始統計,一年時間內,240W多晶硅組件出廠含稅價從3.6元/瓦~4.3元/瓦,上漲到目前約4.5元/瓦~5元/瓦。而近一個月,部分廠家開始出現小幅度的降價。
在需求總量上,光伏組件今年有望延續去年的強勁勢頭。根據今年初國家能源局下發的33號文件,2014年光伏發電新增備案總規模1400萬千瓦,其中分布式800萬千瓦,光伏電站600萬千瓦,相較去年有增無減。
2014年光伏發電年度新增1400萬千瓦規模
據國家能源局網站消息,近日,國家能源局下達2014年光伏發電年度新增建設規模的通知。
根據《國務院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以及《光伏電站項目管理暫行辦法》和《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管理暫行辦法》有關要求,自2014年起,光伏發電實行年度指導規模管理。現將2014年度新增建設規模安排及有關要求通知如下:2014年光伏發電建設規模在綜合考慮各地區資源條件、發展基礎、電網消納能力以及配套政策措施等因素基礎上確定,全年新增備案總規模1400萬千瓦,其中分布式800萬千瓦,光伏電站600萬千瓦。
賽迪智庫預測,2014 年政府將繼續保持在光伏產業方面的支持力度,配套政策或相繼出臺實施,產業發展環境向好。
此外,賽迪智庫認為,2014 年我國光伏產業發展中的有四方面熱點值得關注。一是單晶硅和多晶硅電池發展格局變化;二是分布式發電將獲得重大發展良機; 三是光伏產品應用日益多樣化;四是光伏行業兼并重組加快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