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被譽為中國“材料之父”師昌緒在住院中仍然不忘建言,增補“新材料專項”。此前,他曾建議的兩個重大專項均已入列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師昌緒曾于2010年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并多次參加或主...
被譽為中國“材料之父”師昌緒在住院中仍然不忘建言,增補“新材料專項”。此前,他曾建議的兩個重大專項均已入列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師昌緒曾于2010年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并多次參加或主持制訂我國有關冶金材料、材料科學、新材料全國科技發展規劃;主持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及國家重大科學工程的立項和評估工作。如今雖年逾9旬,但仍然活躍在材料領域前沿。
“材料產業與環境保護研討會”日前在京召開,兩院資深院士師昌緒因身體原因,雖未能出席,但在北京醫院住院期間發表書面致辭稱,“目前,降低能耗和污染是我們材料工作者面臨的重任。”他稱,“為此我建議把相關科學和技術問題以及企業工藝設備升級改造納入"新材料專項",給以強力支持。”
但新材料重大專項,卻遲遲再無消息。在“材料產業與環境保護研討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屠海令的解釋是,由于材料行業較為特殊,實際的材料產品較為模糊,因此相關指標等較難估量。此外,新材料專項與其他科技計劃存在內容交叉、重復部署的嫌疑。
“材料是制造業的基礎,決定著整個國家的強富與貧窮。強國夢,材料不可或缺。”去年3月,師昌緒在作探討中國夢實現之路的報告時曾稱。
“扎實推進重大專項(既是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等重大任務實施,努力實現重點領域和戰略產業的跨越發展。”1月9日,2014年全國科技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推進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的實施,是中國科技部部長萬鋼在會議上提出2014年主要推進10大重點任務之一。
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是為了實現國家目標,通過核心技術突破和資源集成,在一定時限內完成的重大戰略產品、關鍵共性技術和重大工程,是我國科技發展的重中之重。
據公開資料介紹,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共有16個,實施時間為2006-2020年,每個投資數百億元,目前已經正式公布了13個,分別為核高基專項、集成電路裝備專項、移動寬帶通信專項、數控機床專項油氣開發專項、大型核電站專項水體污染治理專項、轉基因專項新藥創制專項、傳染病防治專項、大飛機專項、高分專項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專項。
然而,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數量并非一成不變,師昌緒院士的建言深受中國國家領導人重視。
2012年6月11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兩院院士大會上,他曾明確指出“當然,科技在不斷發展,形勢在不斷變化,重大專項也不能一成不變。比如,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重大專項,是后來經師昌緒先生建議列上的。”
據經濟參考報2013年6月4日報道,稱從權威渠道了解到,國家重大科技專項辦公室近期啟動重點新材料新增專項論證,加上此前啟動的航空發動機與燃氣輪機、頁巖氣項目新增論證,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有望增至20項,帶動相關投資或達千億元。
同年7月15日,大智慧通訊社在從工信部、發改委了解到,國家重大科技專項辦公室近期啟動的重點新材料新增專項論證,當前已獲國務院批復。
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底,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確定工作剛剛啟動,當時初步確定的領域就包括“新材料”等七大產業,雖然部分產業不斷調整,但新材料產業卻穩如泰山。
“新材料”等七大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在未來5年的“航海”目標,正式于2012年5月30日確定。當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了《“十二五 ”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了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以及新能源汽車等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發展方向和主要任務,并提出了20項工程。
萬鋼在2014年全國科技工作會議上并透露,今年科技工作的一項重點任務就是要落實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改革意見,統籌規劃、分類指導,重大項目要突出國家目標、基礎前沿項目要突出創新導向、公益性項目要聚焦重大需求、市場導向類項目要突出企業主體。
**背景**
新材料涉及領域廣泛,一般指新出現的具有優異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或是傳統材料改進后性能明顯提高和產生新功能的材料,主要包括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結構材料和先進復合材料,其范圍隨著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產業升級不斷發生變化。
主要包括以下六大領域:特種金屬功能材料。具有獨特的聲、光、電、熱、磁等性能的金屬材料。高端金屬結構材料。較傳統金屬結構材料具有更高的強度、韌性和耐高溫、抗腐蝕等性能的金屬材料。先進高分子材料。具有相對獨特物理化學性能、適宜在特殊領域或特定環境下應用的人工合成高分子新材料。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在傳統無機非金屬材料基礎上新出現的具有耐磨、耐腐蝕、光電等特殊性能的材料。高性能復合材料。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異質、異型、異性材料(一種作為基體,其他作為增強體)復合而成的具有特殊功能和結構的新型材料。前沿新材料。當前以基礎研究為主,未來市場前景廣闊,代表新材料科技發展方向,具有重要引領作用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