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提起陶瓷,投資者馬上會想到江西景德鎮和廣東佛山。這兩個明清時期的“中國四大名鎮”,如今都已是聞名國內外的“瓷都”。不過,先進陶瓷材料
提起陶瓷,投資者馬上會想到江西景德鎮和廣東佛山。這兩個明清時期的“中國四大名鎮”,如今都已是聞名國內外的“瓷都”。
不過,先進陶瓷材料跟上述地區生產的日用陶瓷、瓷磚等傳統陶瓷有著顯著區別。
從定義來講,傳統陶瓷一般是天然的,或者是天然材料粗略加工后的陶瓷。先進陶瓷是用人工合成材料作為原料加工制造而成的特殊材料,它的特點就是高純超細。
先進陶瓷是我們陶瓷行業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它代替了傳統的高溫合金,在航空航天軍事領域、生活醫療等領域應用廣泛。據統計,2012年先進陶瓷行業產值已超過900億,近兩年平均增速達30%。
目前我國先進陶瓷行業的形成規模的企業較少,尤其是和國外的企業相比,有很大差距。不過,現在國外的企業也在大舉向中國的新進陶瓷領域進軍,因為全球裝備制造業產能轉移到中國,與其相配套的新材料應用也會轉移到中國。
兩大機遇:技術創新和產業轉移
先進陶瓷,顧名思義,其與傳統陶瓷的區別在于“先進”二字,即技術先進。
與傳統陶瓷相對,高性能先進陶瓷具有以下幾個方面技術特點:1.原材料高純超細,粒度分布均勻。2.化學組成和成型可精確調控。3.燒結可控。4.先進陶瓷對加工的設備精度要求高。
在我國的《新材料產業“十二五”規劃》和《建材工業“十二五”規劃》等“十二五”規劃中,都將先進陶瓷作為重點發展的領域。
《新材料產業“十二五”規劃》中提出要重點發展的產品包括氮化硼陶瓷等11種,主要應用領域包括航空航天、太陽能發電、高壓輸電、電子信息、高端機械等領域;《建材工業“十二五”規劃》則重點提到了氧化鋁、氧化鋯、氮化硅、微晶玻璃等產品,側重先進陶瓷在建筑領域的應用。
從性能上來看,先進陶瓷可以分為結構陶瓷和功能陶瓷兩大類。
結構陶瓷是以力學性能作為主要的指標來考查的一類材料,顧名思義是指作為工程結構材料使用的陶瓷,約占整個先進陶瓷市場的25%,主要利用陶瓷的高硬度,高耐磨性和它的高溫抗氧化等性能。功能材料是以電磁光熱等性能為主要指標的材料。
結構陶瓷一般可以分為氧化物陶瓷、氮氧化物陶瓷、氮化物陶瓷、碳化物陶瓷、硅化物陶瓷和硼化物陶瓷等類型。結構陶瓷中的氮化硼陶瓷——是《新材料產業“十二五”規劃》重點發展產品之一——是目前世界上硬度排第二的物質,僅次于金剛石。
氮化硼陶瓷在各種熔融體的加工材料及玻璃成型用的器具、熱電偶保護管、高頻電絕緣材料都有應用,不過氮化硼目前的價格比金剛石還要昂貴。
功能陶瓷則包括電子陶瓷、導電陶瓷、光電陶瓷和生物陶瓷等幾大類,其主要應用是電子電路和醫學領域。
從未來的發展趨勢看,先進陶瓷公司將面臨兩大機遇,或者說是兩大挑戰。一是技術,二是產業轉移。
“從技術層面來看,先進陶瓷的陶瓷結構從單向結構向多向結構發展,從微米級尺寸向納米級尺寸發展。”華泰證券建材行業首席分析師周煥表示,“先進陶瓷未來發展趨勢是電子陶瓷材料、納米陶瓷和微晶玻璃。短期內發展較快、能形成規模的仍是功能陶瓷中的電子陶瓷,因為結構陶瓷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解決加工問題,加工成本過高。”
由于先進陶瓷產業技術要求高、更新快,有技術和人才沉淀的公司自然可以贏在起跑線上。
此外,現在國外的企業也在大舉向中國的新進陶瓷領域進軍,因為全球裝備制造業產能轉移到中國,與其相配套的新材料應用也會轉移到中國,這已是大趨勢。先進陶瓷公司如能抓住這次產業轉移方面的機遇,勢必可以做強做大,反之則將被市場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