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太原剛玉徐世生從去年6月份,樹脂結合劑開始暴漲,每噸最高已漲到1.6~1.7萬元,比年初漲了90%。同時,汽油、電費、煤等能源類也漲價,引起了以耗能為主要成本的運費漲價,鐵路運輸是...
太原剛玉 徐世生 從去年6月份,樹脂結合劑開始暴漲,每噸最高已漲到1.6~1.7萬元,比年初漲了90%。同時,汽油、電費、煤等能源類也漲價,引起了以耗能為主要成本的運費漲價,鐵路運輸是緊張,這一趨勢扔持續著。今年的經濟走勢會不會因此出現過熱或通貨膨脹?如何看待樹脂結合劑暴漲?我行業如何應對?筆者談談一孔之見。
我國不會出現經濟過熱或通貨膨脹。去看的經濟快速增長是從2003年開始的。這是一輪經濟周期性增長。這一輪增長擺脫了投資、消費雙疲軟的制約,展現出新的活力。拉動這輪增長的動力源主要是:1、居民住房、汽車需求熱點的形成。在住房和汽車需求的推動下,對鋼材、水泥、電力和運輸等中間投入品需求大增,從而引發新一輪的固定資產投資。2、城市居民住房需求的空前增長和工業化發展帶來的移民潮使我國的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由此構成住房建設、城市交通和環境建設的投資高潮,對這一輪的GDP高速增長起到極其重要的推動作用。在這輪增長中,投資由過去以政府和國有企業投資為主變為以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為主,投資決策日益符合市場理性。但是,在這一輪經濟增長中,有幾個深層的矛盾,即城鄉居民的收入增長低于GDP的增長,就業增長低于GDP的增長,使居民消費持續低迷。由于國內消費需求的不足,將制約這一輪經濟增長。
現在,我國經濟由資源約束型變為需求約束型,沒有本地或本國居民消費作為支撐的經濟增長,其速度不可能再有大幅度的增長;且大有導致通貨緊縮的傾向。
我國出口額占到GDP總量的60.4%,占到近三分之二。需求依賴出口增長已經很難。
需求增長不足,經濟過熱就不可能出現。所以,盡管中間產品的價格增長幅度很大,卻傳導不到最終產品上。
同時,我國重復建設、產業同構、過度競爭,使各企業大幅度增長的可能性變得更小。
在這種形勢下,樹脂結合劑暴漲的原因就可理解。這一輪增長是我國加入WTO兩年后,我國已全面融入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出現的。外部市場的開拓和外部資源的利用是這一輪宏觀經濟增長的基礎。由于全球石油等生產資料價格不斷攀升,導致國內價格的上升。這是一種國際相對價格調整對國內價格的傳導現象。這不能歸咎于國內經濟的過熱。
我行為如何應對這種局面?從需求上,國內外總量上都不會有大幅增長。我行業的出口量也占到總量的60%以上,這種出口依賴是有風險的。這決定了行業的總量不可能有大幅度增長。
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經過市場化進程,過去的重復建設、產業同構的局面得到一些改善,但也并不樂觀,過度競爭的現象仍存在。
我行業仍以資源和能源為競爭優勢,而技術含量同國際先進水平仍然有很大差距。要求行業升級換代的壓力越來越重,如趕不上世界先進水平,靠廉價勞動力及資源的優勢,將會在國際分工中把利益讓給國外,我們的工資收入仍處于低水平。就一個個具體企業,若有大的發展,其新產品和品牌將是決定因素。這恐怕是不言而喻的,許多企業正在這方面下功夫。若將競爭力放在削價上,將會進入誤區。更不要將樹脂結合劑暴漲視為經濟可能出現的飛躍,市場需求將會大幅增長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