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的夢:“為了祖國航空裝配制造技術的進步,我愿意默默奉獻,奮斗不息。希望祖國的航空事業有更加輝煌的明天。”4月28日上午,衣服上沾滿鐵屑的蔡永清走出車
我的夢:“為了祖國航空裝配制造技術的進步,我愿意默默奉獻,奮斗不息。希望祖國的航空事業有更加輝煌的明天。”4月28日上午,衣服上沾滿鐵屑的蔡永清走出車間,向記者講述他“五一”勞動節期間的安排:“明天上午公司會組織一個趣味比賽,要求我們這些勞模都參加。我知道這是領導的關心,想讓我們這些人放松一下。可是工作不等人,很多任務壓在車間,我明天下午又要開始加班了。”
用3年時間,完成了其他人近10年的工作量,這就是“工作狂人”蔡永清的業績。單位接到突擊任務時,他頂上;其他同事遇到加工難題時,他頂上;就連別人不做的“骨頭”零件,他也毫無怨言地照樣頂上。在一次某型機零件突擊攻關時,由于時間特別緊迫、加工難度復雜,沒人愿意接這個任務。因為胃出血住院、尚在恢復期的蔡永清知道后主動請纓,他連續10天、每天16小時以上吃住在分廠。由于加班時間過長,他在加工零件過程中竟然把鼻血當成了鼻涕,最終保質保節點地實現了交付部裝。事后,領導安排他去療養。他口頭上答應得好好的,轉個身偷偷地又回到了機床旁。
磨工是相當辛苦的工種,需要全天候站著操作,臟、累、難的程度超乎常人想像。蔡永清說:“我們的工作是最后一道工序,稍有偏差就會讓前面工友們的努力白費。工作雖然苦了一點,但責任重大。為了能讓飛機在藍天上安全飛行,我無怨無悔”。常年的一線工作和技術攻關,使蔡永清掌握了豐富的磨削加工技術,成為同事們眼中的“磨工大王”。
在公司某型號產品的一項零件生產中,由于該零件形狀復雜、材料昂貴,且精度要求高,其加工難度在公司尚無先例。當時洪都集團先委托兄弟單位加工,沒想到兄弟單位經過兩個月攻關都沒能完成,這時候時間已經剩下不多了。難題最終回到洪都集團,回到蔡永清身上。他針對該零件在磨削加工過程中有很大的離心力的問題,仔細研究零件的關鍵要素,經過反復推敲后大膽革新,通過自制設備解決了零件不平衡問題,順利生產出合格品。這一關鍵的技術攻關,不僅使該零件一次性加工成功,為公司挽回近40萬元的損失,還按節點完成了該機的裝配交付任務,被專家們譽為創造了“零件加工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