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發布的《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為我國新材料產業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新材料產業的發展面臨著諸多難題,推進新材料產業聯盟建設,將有助于新材料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新材料產業聯盟將有助于打造完整的新材料產業鏈。新材料產業本身處于制造業產業鏈的上游,新材料產業的上游產業大多是冶金、化工和建材等基礎性原材料產業。作為新興產業的基礎,新材料產業的下游產業幾乎囊括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等所有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產業聯盟建立后,可以促使新材料生產企業與原材料企業、下游應用環節的用戶緊密合作,利益共享,成員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形成從上游原材料生產,到新材料加工,再到下游示范應用的完整產業鏈,構建起強大的新材料產業集群。
新材料產業聯盟將有助于新材料產業的研發合作。新材料產業科技含量高,研發投入大,單個企業往往難以單獨承擔研發的成本和風險,在新材料產業聯盟的推動下,不但可以解決新材料產業的共性技術問題,降低研發成本、分擔研發風險,而且還可以實現研發資源互補,通過資源互補共同完成創新,并且可以縮短研發周期,進而在全球化的競爭中搶占市場先機。
新材料產業聯盟將有助于促進新材料產業的市場間合作。新材料產業的發展依賴于上下游相關產業的發展,特別是下游用戶的進一步創新開發,才能使新材料產品最終走向市場。形成產業聯盟后,成員間可以聯合開拓創新產品的用戶市場,解決創新產品市場啟動成本高的問題;通過聯合采購降低創新產品的成本,幫助中小企業在創新產品發展初期便達到規模經濟的效益。
新材料產業作為新興產業,相關細分領域聯盟數量較少,發揮的作用也極為有限。產學研用脫節是當前制約我國新材料產業發展的關鍵瓶頸之一,大多數的新材料企業處于各自為政的狀態,相互之間溝通不暢,與科研院所、下游用戶也缺乏有效的溝通,產業發展沒有形成合力。
地方性產業聯盟方興未艾,全國性產業聯盟亟待組建。當前,黑龍江、上海、深圳等省市已在當地新材料領域組建了相關協會或聯盟,為當地新材料產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如深圳新材料協會成立一年多以來已發展會員180多家,匯聚了深圳市電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材料等領域的骨干力量。然而,全國性的新材料產業聯盟尚未形成,組建工作任重而道遠。
為推進新材料產業聯盟的組建工作,政府主管部門和企業需共同努力。對政府主管部門而言,首先要把握新材料產業聯盟的需求。《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已經制定,作為新材料產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為新材料產業聯盟的組建提供了方向。其次,要合理進行引導。要引導生產企業與科研院所、下游用戶緊密合作,建立一批以重點企業為主體,上下游緊密合作,分工明確,利益共享,成員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產學研用一體化新材料產業聯盟。另外,要創新聯盟模式。
對于企業而言,首先要有大局意識。認識到先“把蛋糕做大”是新材料產業發展的第一要務,而不要在產業尚未形成規模之際就把目光聚焦在如何分配利益上,甚至進行惡性競爭,影響整個產業發展。其次,要積極參與產業聯盟的組建工作。特別是產業的龍頭企業,作為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理應承擔起相應的責任。第三,要建立起信息溝通與共享機制。一方面,企業要與政府機構進行有效的溝通,提出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使得政府在制定相關政策時能夠更有針對性;另一方面,企業之間要加強溝通與分享,建立信息溝通、發布、共享和獲取的平臺,降低信息獲取和溝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