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2家企業、26條生產線、5200元/噸,這些數字背后都有一個共同的關鍵詞——石墨。黑龍江省蘿北縣云山石墨礦區石墨礦產資源居“亞洲之最”,探明儲量6.36億噸,礦物量6000多萬噸...
12家企業、26條生產線、5200元/噸,這些數字背后都有一個共同的關鍵詞——石墨。 黑龍江省蘿北縣云山石墨礦區石墨礦產資源居“亞洲之最”,探明儲量6.36億噸,礦物量6000多萬噸;礦石品位高,平均地質品位13%以上,入選品位可達18%;全部為露天開采;可選性好,用物理方法選礦可一次性直接生產出含碳量98%以上的石墨精粉,在國內石墨行業是首創,素有“亞洲第一礦”的美譽。
近年來,蘿北縣著力打造政策“洼地”,環境“高地”,成立了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負責石墨資源開發建設的日常管理和協調服務,并始終堅持實行縣級領導“五個一”項目包扶責任制,即:一個項目、一個縣級領導包保、一套專門班子主抓、一個專題方案實施、一個工作機制推進,吸引大批投資商“安家”蘿北。
現在,園區內不僅匯聚了像海達石墨這樣的“老主顧”,還有像南海石油這樣的“新客人”。這里已有12戶石墨選礦企業“落戶”,建成了26條生產線,年選礦能力達到25萬噸,產量在20萬噸左右,占全國總產量的35%,占全國出口量的近50%,蘿北已成為我國乃至世界重要的石墨精粉生產基地。2010年,蘿北石墨產業園區共生產石墨礦石308萬噸,生產石墨精粉25.6萬噸,完成產值6.9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2.9億元,上繳稅金5145萬元。
石墨,這座“黑金”成為蘿北財政的“聚寶盆”。
而為了能挖出更有價值的“寶藏”,蘿北縣與黑龍江科技學院“強強聯合”,以云山石墨工業園區為孵化基地,建立了石墨科技研發平臺,加強高純石墨、可膨脹石墨、電池石墨、柔性石墨、石墨乳、硅化石墨及高檔石墨制品等深加工技術的研發和引進,推出一批符合蘿北資源特點、適應市場需求、搶占行業制高點的新技術、新產品,推動蘿北石墨產業向高科技、高附加值方向發展和戰略升級。
4月12日,南海石油集團球形石墨項目正式開工剪彩,實現了石墨精深加工領域的“破冰”。南海石油集團在投資2億元整合石墨企業的基礎上,又投資9800萬元,建設年產3000噸的球形石墨和年產3萬噸的高級石墨增碳劑項目,預計年末投產。引進的山東新華錦集團,計劃投資1.2億元建設球形石墨生產項目,正在辦理各項審批手續。此外還與深圳貝特瑞新材料有限公司、杉杉科技、中鐵資源公司達成了合作意向。預計到2013年,石墨產業實現年銷售收入50億元,上繳稅金4億元以上;到2015年,實現年銷售收入100億元,上繳稅金7億元以上。
據統計,今年一季度全縣共落實重點產業項目39個,投資總額51億元。全縣已開工項目11個,投資額8.7億元,同比增長150%,創歷年項目建設之最;全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1億元,實現地方工業增加值2,400萬元,同比增長18.3 %和33.5 %,完成招商引資1億元,同比增長150%,實現財政收入1.6億元,同比增長54.5%,全縣經濟在“十二五”開局之年實現首季“開門紅”。
“我們將利用兩年的時間”蘿北縣委書記、縣長陶信順說,“把蘿北建設成省級礦產資源深加工基地、省級新型材料示范基地,再利用三年的時間,把蘿北建設成國家級石墨產業基地,使蘿北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石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