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發布數據顯示,去年我國機床工具產品累計進口202.9億美元,同比增長29.3%;出口89.0億美元,同比增長26.4%。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去年我國機床工具行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6606.5億元,同比增長32.1%;產品銷售產值6424.9億元,同比增長31.1%;產品銷售率達到97.3%,比上年同期降低0.8個百分點。
2011年我國機床工具行業延續了2010年的高速增長,從進出口產值方面,反映出市場需求結構升級加速,用戶對中高端機床產品的需求明顯增加,這也是中國機床企業重點突破的新機遇。
進出口逆差加大
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機床工具產品累計進口202.9億美元,同比增長29.3%。其中金屬加工機床進口132.4億美元,同比增長40.6%。機床工具產品出口89.0億美元,同比增長26.4%;其中金屬加工機床出口24.2億美元,同比增長30.3%。2011年我國機床行業貿易逆差高達113.9億美元。
據悉,在機床進口方面,2011年我國機床工具產品進口增速高企不下,同比增長29.3%,月度進口額依然處于高位,但月度同比增速逐步趨緩。
在各進口產品中,金切機床是機床工具各類進口產品中的絕對主力,達到105.4億美元,同比增長40.0%(其中數控機床111.1億美元,同比增長42.1%)金屬加工機床主要來源地前四位的是日本、德國、臺灣地區和德國,占進口總額的79.5%。成形機床進口27.0億美元,同比增長42.7%,增長較快,進口額已超過數控裝置,躍居第二位。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ECFA的實施,加速了臺灣與大陸機床貿易額的增長。在大陸進口數控車床來源地中,臺灣地區以數量計算列第一位,以金額計算列第二位,同比增長29.7%,占大陸進口數控車床總額的21.7%。
受到高居不下的進口壓力,2011年國產機床市場占有率為66.1%,與上年相比降低0.8個百分點。這反映在外貿領域就是機床出口增速高于進口增速,而且中國中高檔機床市場競爭力沒有提高。
2011年我國機床工具行業延續了2010年的高速增長,但增速從下半年開始呈現出緩慢回落的態勢。全年機床工具行業呈現高位運行、高開低走、趨勢放緩的走勢。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1~12月機床工具行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6606.5億元,同比增長32.1%;產品銷售產值6424.9億元,同比增長31.1%;產品銷售率達到97.3%,比上年同期降低0.8個百分點。其中,機床工具行業實現利潤445.8億元,同比增速為28.0%;產值利潤率為6.7%,與上年同比降低0.3個百分點。
未來,在我國機床工具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的前提下,市場需求結構升級加速,進口將再創歷史高位,而國產低端產品需求將明顯減少。國內機床制造企業能否加快產品結構調整的步伐,迅速滿足用戶的需求,是決定國產機床能否擴大市場占有率的重要因素。
中端市場機遇
2011年金屬加工機床進口增速高達40.6%,高于我國同類機床產值增速11.2個百分點。來自德國和日本的進口額在總量中占三分之二,推高金屬加工機床進口平均單價同比上漲33.2%。反映出市場需求結構升級加速,用戶對中高端產品的需求明顯增加,也反映出國產中高端產品在技術水平、產業化、適應市場能力、整體服務等諸多方面仍不能滿足這一變化的要求。
當前我國機床產業已經有相當的規模,一大批機床工具行業科技進步成果進入應用領域,個別產品的制造水平甚至接近國際先進水平。一批中高檔機床工具還服務于汽車、航空航天、船舶、能源等重點領域,還為國外高端用戶提供了成套裝備。比如濟南二機床有限公司在美國福特公司壓力機生產線招標項目中,一舉中標,將為其提供兩條世界最先進的壓力機生產線,總價值高達10億元。
但是進口數量之大說明,我國機床工具產品結構至今仍無法滿足國內市場對中高端的需求。在進口產品中,我國對機床零部件、切削刀具等進口很多,說明我國功能部件瓶頸現象尚未得到明顯改變。
業內專家表示,我國進口機床中很大一部分是屬于中端機床產品,對中檔機床產品的需求明顯增加,反映出國產中高檔產品在技術水平和產業化上都存在缺陷。
近幾年,通快和德馬吉等外資公司已經加快中檔機床產品在華攻勢。未來,國際巨頭將以高技術為先導、用高技術裝配的低價格中檔機床產品迅速占領中國機床市場,對中國國內機床企業提出了嚴峻挑戰。未來在行業轉型升級時期,重點發力中端機床市場,進而向高端市場挺進將是中國機床產業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