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家太陽能硅片切割液與膠粘劑的供應商,林先生最近日子不是很好過。以前見他總是心寬體胖、上班如同休息一般,可最近總聽他說行情不好:“現在年底了,應收款真不少。我們這個光伏行業里的源頭開始減產甚至停產,那我們這條產業鏈的下游供應商就會受到很大影響。”
與配套產業年關難過相佐證的是,蕭山區兩家光伏產業出口到歐洲的訂單連續出險。“這兩家光伏企業累計獲得賠付250余萬美元。”就在上個月,美國商務部正式發布公告,宣布將對中國輸美太陽能電池(板)展開“雙反”調查,這讓處境本已艱難的中國光伏企業面臨更加嚴酷的現實。蕭山區兩家光伏企業也收到了調查通知。
蕭山光伏企業“中招”
蕭山區一大型光伏組件外貿企業的黃經理介紹,他們的一個德國客戶,自2009年合作以來,雙方合作良好,每年組件采購量均可達800萬美元左右。今年2-4月,黃經理陸續給該客戶出運270萬美元的組件,貨物到港后買家一直以組件市場價格不斷下跌為由,拒絕付款提貨,并脅迫黃經理打折銷售此批貨物。
此事一直拖到6月還沒有解決。雖然黃經理所在的企業已經與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浙江分公司合作多年,當中信保公司得知此事后給過建議與解決方案。但黃經理認為,雙方合作多年而且交情甚好,尚有坐下來商討的余地,為此在9月份,黃經理親自赴德國協商此事,但未有任何幫助與進展。在這樣的形勢下,黃經理只好求助于浙江信保蕭山聯絡點,最終在11月才把此事解決并獲得賠款。
據浙江信保蕭山聯絡點負責人介紹,全國70%的光伏企業都是信保的客戶,而在蕭山聯絡點辦理投保的光伏企業也不少。今年光伏企業遇到類似對方客戶賴賬、拒付款項的情況逐步增多,訂單量也逐漸下降。“這跟歐債危機的日益嚴重、歐美國家政府太陽能補貼下調有直接的關聯,與中國企業合作多年的歐美客戶開始因為資金問題而拖付或拒付款項。”
明年光伏行業競爭愈加殘酷
“去年銷量最好了,錢也好賺,可到了今年,行情有變化。第一季度,我們配套的產品銷量就開始下跌,尤其是到了6、7月時,有些光伏企業出現了減產甚至停產的現象,現在快到年底更不行了。現在的任務是催應收款,這才能過好年。”林先生表示。
據有關數據顯示,今年,全球光伏產業集體遭寒,歐美、亞洲,曾經“高補貼,高增長”的產業盛況不復存在。西班牙、德國、意大利等主要光伏產品市場紛紛調低政府太陽能補貼,在歐美等國的光伏產品需求量跟不上國內供應量后,光伏產能嚴重過剩、產品價格大幅下跌的消息此起彼伏,行情不容樂觀。
蕭山區一光伏企業負責人表示,預計在2012年,光伏產業中一些競爭力低下的中小企業將逐漸被淘汰,但也有一些行業外的大型企業利用產業整合期,憑借資本和管理優勢涌進該行業。同時,未來行業的競爭,將不是產業鏈某個環節間的橫向競爭,而是一個產業鏈條之間的整體競爭。為了增強自身的抗風險能力,光伏企業要么自身垂直一體化發展,要么以產業集團軍的形式,通過長期合約或控股整合上下游產業鏈,通過供應鏈管理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業內均認為,光伏產業“寒冬期”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