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山東大學同山東天岳先進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簽署SIC(碳化硅晶體)重大項目產業化合作協議,并成立山東大學SIC產業化基地。至此,碳化硅單晶生長和加工研究走出實驗室,步入產業化生產階段,實際應用于各行業,助力節能環保。
據了解,此次合作的基礎是山東大學承擔的國家“863”計劃,“973”計劃的碳化硅單晶生長和加工技術重大試驗項目。碳化硅單晶產業化的主要產品是碳化硅襯底和藍寶石襯底,廣泛應用于光電子、電力輸送、民用航空、半導體照明、寬帶通訊等技術領域。
山東天岳先進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宗艷民表示,此次山東天岳先進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山東大學技術,簽約后將成為世界第二家,中國國內首家掌握碳化硅單晶生長及襯底加工的高技術企業。預計3年內將形成40萬片碳化硅襯底的生產能力,產值50億元人民幣。如果將這40萬片碳化硅襯底應用于照明領域每年將減耗相當于2600萬噸的標準煤。碳化硅晶體襯底產業屬于節能環保的新型產業,市場潛力巨大。依托與山東大學的長期合作,天岳致力成為LED用單晶襯底的國際制造中心和功能材料的國際研發中心。
山東大學晶體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徐現剛教授在簽約儀式上表示,碳化硅單晶體研究歷經10年的研究,正式步入了產業化的階段,該產業化項目的實施將大大縮短中國與世界先進國家在此領域的差距。未來山東大學晶體材料研究所將同山東天岳公司共同建設碳化硅產業基地和聯合研發中心,建造碳化硅晶體研究的新平臺,共同培養創新型人才,以市場需求為研究導向,探索校企合作新方式,將產學研有機結合。
據悉,山東大學1958年開始晶體材料研究,1978年正式成立山東大學晶體材料研究所。1987年建成了山東大學晶體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該實驗室是中國晶體材料領域唯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是中國研究與發展晶體材料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