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9年3月份的春季磨料磨具信息交流會上,新疆麥斯特碳化硅制品有限公司的高志剛總經理接受了中國磨料磨具網的采訪。
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此次磨料磨具行業信息交流會變得意義凸顯,尤為重要。交流會期間,行業內各新老企業家相互支持鼓勵,共商行業發展之路。麥斯特的高總對磨料磨具企業之間、相關行業及科研院所之間的合作同樣給予了高度關注和熱情。
麥斯特是2008年9月在華爾街上市的一家美資企業。許多來自華爾街的建設資金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到位出現了滯后,給企業造成了一定的困難。面對危機,高總介紹,麥斯特做出的是一個長久的規劃,立足長遠,著力于探索創新。正如高總所說,麥斯特作為行業內的一名新兵,不寄望于爭做業內一百強,只希望在一百年后依然有麥斯特發展的身影。
采訪中,高總重點談到了麥斯特的節能減排項目。公司共投入了2500萬的環保費用。通過對碳化硅冶煉實現一氧化碳爐氣回收,可每天回收70000m3的一氧化碳,再經轉化便可得到3000KVA的發電量,每年因此而節約的電費就達到800萬,為企業節能10%~15%。
節能減排是一項國策,尤其在碳化硅冶煉行業被劃為二高一資產業后顯得更加重要。節能減排可以為企業去掉二高一資的帽子,有利于行業健康持續發展。通過碳化硅冶煉一氧化碳爐氣回收,可以實現達標排放,排出去的是純凈的二氧化碳。對一氧化碳轉化發電還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通過PDS濕法脫硫,經試驗脫硫效果可達97%。高能耗并不代表不應該去做,鋼鐵行業也是高能耗,但鋼鐵行業很重要,能因為高能耗就讓鋼鐵企業紛紛下馬嗎?碳化硅微粉作為目前多線切割不可取代的材料,它對于清潔能源和太陽能發電也很重要。也是不應該下馬、不應該被壓制的。應當疏導和引領它進行產業升級,由高能耗變為一定范圍內的較低能耗。多數工業的發展都需要消耗一定的資源,這是沒有辦法改變的,只要能合理有效地利用這些資源便是可取的。新疆地區有豐富的石英砂、石油焦、水電資源,麥斯特依托當地的資源優勢,通過資源優勢變資源優勢為企業發展的強勢,參與競爭,優勝劣汰,進而引領產業升級,最終轉化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這是向上游冶煉行業方面發展自己的優勢,麥斯特下游的方向是做碳化硅陶瓷、特種耐火材料。同樣是避開大家都在做的切割刃料、微粉,積極探索新領域,做出自己的優勢。目前正在試驗的是太陽能熱發電方向。使用太陽罩把太陽光聚光到一點,對流體進行加熱,再通過被加熱到1300℃的熱流體帶動熱機進行發電。此過程中經過反復試驗,發現只有碳化硅特種陶瓷作為導熱組件的性能是最好的。麥斯特還了解到,在輸變電過程中用單晶碳化硅取代單晶硅晶體做成的可控硅單元效果會好得多,麥斯特把這些也納入到自己的研究范疇中,進而把此項科研成果在中國產業化。
麥斯特正是在上下游產業鏈中,不斷探索與創新,努力做大做強自己的優勢,開發出更多的產品附加值,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路子。同時麥斯特建設有漂亮的廠房,讓員工在潔凈的生產環境下工作;績效考核更具有激勵性;員工更加努力的工作,積極地把麥斯特建設的更好,形成了強烈的企業歸屬感和團隊凝聚力。這也為麥斯特贏得了在市場競爭中的團隊優勢。
目前金融危機下,大家齊心合作,共度難關,共同完成磨料磨具行業產業升級的轉型。在談到此過程中需要協會幫助做些什么的時候,高總表示,希望通過協會的平臺能把麥斯特的想法告訴大家,希望協會多做紅娘,為麥斯特介紹更多的行業老前輩,共同完成和見證磨料磨具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