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實現扭虧為盈,2017年效益大幅增長,2018年利潤達到歷史最好水平……過去三年,我國鋼鐵業在累計壓減超過1.5億噸產能、全面出清1.4億噸“地條鋼”之后,逐步走出了產能過剩的困境。
去產能之后,鋼鐵業過得怎么樣?進入2019年,鋼鐵業迎來了企穩回暖的局面,也出現了產量增加、效益卻下滑的問題。該如何看待當前鋼鐵業運行態勢?鋼鐵企業又是如何應對的?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轉型升級已是行業主流
鋼鐵企業逐步摒棄以量取勝的傳統觀念,轉向追求高質量發展
“看,這是去年研制成功的全球首卷2000兆帕級別熱成型汽車鋼,用它替換市場上常見的1500兆帕級熱成型鋼,可讓汽車零件減重10%至15%;這是海爾冰箱上用的家電板,你看多平整,一個氣泡都沒有……”一走進河鋼集團唐鋼高強汽車板公司,總經理周國平便熱情介紹起拳頭產品來,真是琳瑯滿目。
幾年前的河鋼并非這般模樣。2015年前,河鋼的全部產品中,建筑用鋼等普通鋼材占了八成左右。而現在,河鋼已經成為國內第一大家電板供應商、第二大汽車鋼供應商,高端品種鋼的比例增至72%。
變化要從去產能說起。三年來,身為行業龍頭的河鋼積極響應去產能號召,先后主動壓減346萬噸煉鐵產能、502萬噸煉鋼產能,相當于減去原有產能的1/10。“鋼鐵行業經過幾十年發展,已經完成了規模的積累,去產能則拉開了全行業從追求規模向追求質量、結構、產品的轉變。”河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于勇告訴記者,在規模化發展階段,只要鋼材產出來就不愁賣,企業更多關注成本、費用、效率,而對市場和客戶關注不多,“現在,競爭越發激烈。我們必須抬起頭來看市場,通過瞄準高端需求、調整客戶結構,倒逼自己實現轉型升級。”
做減法要痛下決心,做加法也得千方百計。為了搶占中高端市場,河鋼一手抓人才引進、大力加強創新,一手抓渠道拓展、努力樹立品牌。2015年,河鋼通過控股海爾特鋼,打通了進入高端家電用鋼市場的渠道。他們還與奔馳、寶馬等國際頂尖汽車廠商展開合作,深耕汽車板市場,使汽車用鋼產品逐漸實現了從單一產品到產品系列化、從普通鋼級到超高強鋼級各系列產品全覆蓋的跨越。
從人有我也有、拼價格,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拼特色,這兩年,不少鋼鐵企業逐步摒棄了以量取勝的傳統觀念,轉向追求高質量發展。轉型升級成了鋼鐵行業的主旋律:寶武鋼鐵堅持技術創新,形成了以汽車用鋼、核電用鋼、硅鋼、百米重軌、航空航天特種材料等為代表的高端精品家族;太鋼集團自主研發出600毫米寬幅“手撕鋼”,可廣泛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電子等領域,填補了國內空白……
“鋼鐵業的轉型升級才剛剛起步,未來,智能制造等新技術的應用還將深刻改變全行業面貌。”于勇認為,智能制造既能克服過去生產中人為因素過多的弊病,使產品質量更高、性能更好,也能讓生產線與下游企業乃至終端用戶連為一體,滿足客戶的個性化、定制化需求,創造種種新的可能。他向記者描繪了這樣一個場景:今后,終端用戶用手機給家電廠商發送一張家庭合影,鋼廠就能在家電板生產環節把合影涂印到用戶定制的家電表面,整個流水線的生產還不用停頓……
“建設制造強國對鋼材產品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鋼鐵企業要由單一的材料供應商向能夠統籌提供材料、推薦方案、后續加工使用方案等延伸服務的材料服務商轉變。”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駱鐵軍也認為,通過智能制造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質量,對培育鋼鐵行業增長新動力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