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使用一般砂輪為何很難達到極端精度的要求嗎?
因為一般砂輪的特性,同時要降低研磨溫度又要降低磨耗是很困難的!
▼一般砂輪的特性
什么是一般砂輪?由陶瓷或樹脂為結合劑,氧化鋁或碳化硅為磨料的砂輪;相較于鉆石、CBN等超級磨料砂輪,一般砂輪擁有進刀量容許值較大、容易修整等特性。
與超磨料加工不同,一般砂輪研磨時,熱傳導方向主要往「工件方向」傳導,因此工件會吸收大部分的熱能,導致熱膨脹,進而造成尺寸精度很大的困擾!
▼高精度要求下的兩難
想降低溫度,消耗卻會變快;想降低消耗,溫度就會提升。
在平面研磨追求高精度的情境下,一般砂輪需要面對的是:砂輪本身的「消耗」與「發熱」
Ⅰ.「熱傳導」至工件,造成工件變形
常見的解決方法是「加大砂輪的氣孔」或「降低砂輪轉速」,在一般情況下,這兩種方式會「加速」砂輪的消耗速度,如此一來,反而不利于尺寸的精度提升。
Ⅱ.「降低」砂輪消耗
如果要減少砂輪的消耗、提升研削比,常見的作法為「減少砂輪的氣孔率」或「提高砂輪硬度」,但這兩種做法容易造成「研磨溫度提高」,使工件因熱膨脹而加大尺寸公差,喪失尺寸精度。
▼突破重圍的新型結合劑
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日本TEIKEN鐵肯」提出新的結合劑「39i」;在同樣的氣孔率下,應用特殊技術讓結合劑變得更細,同時也提高了結合劑固定磨料的強度!等于讓出更多的氣孔空間,突破了長久以來砂輪制造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