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日: 2016.07.01
國家/省市: 中國廣東(44)
公開號: 106695585A
公開日: 2017.05.24 主分類號: B24D 18/00(2006.01)
授權公告號: 授權公告日: 分類號: B24D 18/00(2006.01); B24D 3/34(2006.01)
申請人: 臺山市蘭寶磨具有限公司
發(fā)明人: 陳德慶
代理人: 盧娟
代理機構: 44425
申請人地址: 廣東省江門市臺山四九鎮(zhèn)長龍工業(yè)區(qū)三路2號
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具有多層散熱層及散熱結構的磨具的制造方法,通過在不同材料中混入散熱材料,并使散熱材料的比重不同,在保證磨具的切削硬度的同時,增加了能夠使將磨具工作過程中的熱量帶出的散熱材料,由此保證磨具的散熱性能,從而能夠在磨削過程中快速散熱,保證冷卻效果和提高冷卻效率,從而保證其自身良好的性能和延長其使用壽命。
主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多層散熱層及散熱結構的磨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稱料:按比例稱取填充料,將填充料經(jīng)過至少兩次篩網(wǎng)混合后與磨料攪拌混合成干料混合料,同時將結合劑與消泡劑、固化劑、穩(wěn)定劑混合制備成結合劑混合料;制造散熱材料比重不同的多種干料混合料:往部分干料混合料內(nèi)加入占其總量的百分比為第一百分比重的散熱材料,攪拌成磨削層干料;往部分磨削層干料加入占其總量的百分比為第二百分比重的散熱材料,攪拌成散熱塊干料;往部分干料混合料內(nèi)加入占其總量的百分比為第三百分比重的散熱材料,攪拌成第一散熱層干料;往部分干料混合料內(nèi)加入占其總量的百分比為第四百分比重的散熱材料,攪拌成第二散熱層干料;往部分干料混合料內(nèi)加入占其總量的百分比為第五百分比重的散熱材料,攪拌成第三散熱層干料;攪拌:將所述結合劑混合料預攪拌至少60秒,將部分結合劑混合料分別加入所述磨削層干料、散熱塊干料、第一散熱層干料、第二散熱層干料和第三散熱層干料中,并分別獨立攪拌,分別滴加催化劑,滴加完畢后分別攪拌3.5~4分鐘,停止攪拌;并分別形成磨削層注料、散熱塊注料、第一散熱層注料、第二散熱層注料和第三散熱層注料;倒模、硫化及脫模:往模具中放入一隔板,將模具劃分為磨削容置空間和散熱層容置空間;與散熱層容置空間內(nèi)放置兩散熱層隔板,所述兩散熱層隔板分別與所述隔板平行,并將所述散熱層容置空間劃分為第一散熱層容置空間、第二散熱層容置空間和第三散熱層容置空間;往第一散熱層容置空間內(nèi)倒入所述第一散熱層注料,并經(jīng)過105℃硫化反應1小時后,出爐,冷卻至40℃,在模具內(nèi)制成第一散熱層坯體;將其中一散熱層隔板取出,并在第二散熱層容置空間內(nèi)倒入所述第二散熱層注料,并經(jīng)過105℃硫化反應1小時后,出爐,冷卻至40℃,在模具內(nèi)制成一體的兩層散熱層坯體;將剩下的一散熱層隔板取出,并在第三散熱層容置空間內(nèi)倒入所述第三散熱層注料,并經(jīng)過105℃硫化反應1小時后,出爐,冷卻至40℃,在模具內(nèi)制成一體的三層散熱層坯體;將所述隔板取出,并在磨削容置空間內(nèi)放置多塊散熱塊模板;往磨削容置空間中除散熱塊模板外的其它空間倒入所述磨削層注料,并經(jīng)過105℃硫化反應1小時后,磨削層注料與三層散熱層坯體中的第一散熱層坯體結合,出爐,冷卻至40℃,在模具內(nèi)制成局部磨削層坯體;將所述多塊散熱模板取出,分別往多塊散熱模板形成的空間內(nèi)倒入所述散熱塊注料,并經(jīng)過105℃硫化反應1小時后,出爐,冷卻至40℃,在模具內(nèi)與三層散熱層坯體和局部磨削層坯體共同形成完整的磨具坯體;對形成的磨具坯體進行脫模處理;打磨整形:待所述磨具坯體恒溫熟化后,對得到的磨具進行表面處理,打磨整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