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伴隨著我國汽車工業的迅猛發展,方興未艾的汽車零部件產業顯示出誘人的商機,而作為新材料前沿科技的復合材料必將成為這個新興產業的主導。那么復合材料目前在中國汽車零部件市場應用現狀如何呢...
伴隨著我國汽車工業的迅猛發展,方興未艾的汽車零部件產業顯示出誘人的商機,而作為新材料前沿科技的復合材料必將成為這個新興產業的主導。那么復合材料目前在中國汽車零部件市場應用現狀如何呢? 復合材料在我國汽車零部件領域的應用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情況,是中國汽車人都十分關注的問題,同樣也是中國廣大汽車愛好和消費者十分關注的問題。帶著這樣的問題,日前,筆者走訪了北京國展舉辦的2010北京國際汽車零部件展覽會。
與往展北京汽車零部件展會相比,2010年這次展會,可以說是史上規模最大的,這也正說明了,中國作為世界第一汽車消費大國的地位已不容忽視。然而走遍了10個展館,筆者也發現了一個問題,復合材料在汽車零部件主要是汽車車身面板上的應用其實是少之又少,更甚者是,當筆者問及展臺上的工作人員關于復合材料的一些問題時,很多人竟然對復合材料這個概念根本就不了解,有的人竟然不知道玻璃鋼是復合材料。
由此可見,復合材料在汽車領域的應用,其實一直以來只是在跟風國外,只是國內媒體的一些殷殷憧憬。玻璃鋼復合材料雖然在中國的汽車領域已經得到了一定的應用,但是在國外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新興復合材料如碳纖維、天然纖維等正在不斷地被應用到汽車領域,玻璃鋼將逐漸成為過去式,因為更多的創新復合材料的性能更優于玻璃鋼。在我國手糊成型工藝依然在生產汽車零部件領域尚占主導地位,SMC、BMC、RTM、GMT等先進材料和工藝的應用仍然十分欠缺。
2009年的哥本哈根會議,把“低碳經濟、新能源”推到了世界各國都關注的焦點上,中國也對此作出了承諾,到202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這的確是一個需要努力節能減持才能實現的目標,而作為汽車消費大國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和使用必將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這就給了汽車輕量化一個機遇,同時也是復合材料汽車零部件借勢發展的一個巨大市場。因此中國的汽車人,應該把握住這個市場機遇,而筆者在2010北京國際汽車零部件展覽會所看到的情況卻全然不是這樣一種狀況,很多展臺服務人員連復合材料的基本意識都還不知。
說了這么多,其實,汽車企業也有自己的難處,使用新興的碳纖維等復合材料勢必會拉升整車的成本,那么中國的市場購買力究竟能夠承受嗎?不難想像,這一定會有難度,那么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補貼同樣也顯得更加至關重要。
信息來源:刀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