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不久前,《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正式生效。根據該協議,共有37種機床工具產品被列入早收計劃之中,包括金屬加工機床、成型機床、和機床工夾具及零附件三大類產品,主要有數...
不久前,《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正式生效。根據該協議,共有37種機床工具產品被列入早收計劃之中,包括金屬加工機床、成型機床、和機床工夾具及零附件三大類產品,主要有數控臥式車床、數控鉆床、數控平面磨床、其他金切數控機床、研磨機床、砂輪機、拋光機床、插床、拉床、鋸床或切斷機、龍門刨床、鍛造或沖壓機床及鍛錘、非數控沖孔、開槽機、沖剪兩用機及零件、刀具等。 ECFA的簽訂意味著,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的這37種臺灣地區產機床產品,將從2011年1月1日起執行降稅政策,并分三個階段在2年內將關稅降至為零。可見,ECFA的簽訂和實施將會進一步促進臺灣產機床產品的出口競爭力,而對中國大陸的機床產業則將會造成一定的沖擊和影響。
中國大陸是臺灣機床最重要的出口市場
臺灣地區的機床產業為出口導向型,其中約占其產值80%的產品均出口。早在1994年,臺灣就已進入世界十大機床出口地行列,并一直保持著良好發展態勢。2008年,臺灣機床業產值達到47億美元,為世界機床第五大生產地區和第四大出口地區,出口額僅次于德國、日本和意大利等機床制造強國。除了受金融危機影響的2009年外,近年來臺灣機床產品出口始終保持較快發展。而2010年以來,隨著全球經濟回暖,臺灣地區機床行業的生產與銷售快速恢復。前8個月,臺灣地區機床出口額達18.4億美元,同比增長62.9%。目前,臺灣主要機床生產企業的生產線均滿負荷運行,部分企業已經開始承接2011年1季度訂單。
臺灣地區每年出口到中國大陸及香港地區的機床價值約10億美元,占其出口總額的30%~50%,中國大陸及香港地區是其最重要的出口市場。而從中國大陸機床的進口來源來看,臺灣地區名列其進口國別和地區的第三位。可見,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機床業具有高度的關聯性。ECFA的簽訂,勢必對兩岸的機床行業產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臺灣機床工具業經過數十年發展,已成為臺灣的支柱產業,其產品產值的2/3出口到世界各地(主要是中國大陸和東南亞市場)。相比之下,中國大陸機床工具工業歷經60余年發展,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有了長足進步,在世界機床業界中雖然位列產值、消費額、進口額第一,但是整體上“大而不強”。
與臺灣機床工具業相比,大陸機床在功能部件和中檔、中小型規格數控機床等產品方面競爭力還處于相對劣勢。因此實施ECFA后,在減、免部分產品進口關稅和人民幣升值雙重作用下,將加快臺灣企業和產品競爭力的提高,并對大陸機床工具市場產生影響,擠壓大陸機床工具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空間。
比如此次列入早收計劃的“切削金屬的數控臥式車床”,2009年的進口稅率為9.7%。按照協定,數控臥式車床在早收計劃的第一階段稅率降至5%,在第二階段降到零。不到兩年的時間內,該機種的稅率要下降近10%,有關專家表示,該機種將會對大陸相關企業造成較大影響。據海關統計,近幾年我國對數控臥式車床需求很大,年均進口量約4000臺,涉及進口金額約3億美元,同時進口的平均單價逐年大幅增長。
另外,由于臺灣數控機床功能部件產業起步較早,已經形成成熟的產業化生產規模,制造成本較低,其產品技術水平比德國、日本、意大利等工業發達國家略差,而高于大陸企業產品水平。其主要市場目標是為大陸中檔數控機床配套,并已占據50%左右的市場份額。中國大陸數控機床功能部件產業起步較晚,一直是數控機床發展的瓶頸,其中滾動功能部件雖已形成一定產業化規模,但競爭力仍低于臺灣企業產品。而數控刀架、數控轉臺、刀庫機械手,電主軸、擺角銑頭等雖然也有發展,仍屬起步階段。因此,在減免進口關稅和人民幣升值預期的雙重壓力下,大陸數控機床功能部件企業會是受影響和沖擊最直接、最嚴重的部分。更為嚴重的后果是,由此阻滯中高檔數控機床自主創新的進程,影響機床行業整體核心競爭力的提升。
從早期收獲產品清單涵蓋的產品數量來看,臺灣地區可能獲得的利好顯然要高于中國大陸。另外,已有跡象表明,一些跨國公司鑒于ECFA的簽訂,正考慮到臺灣投資建廠。那時,與國內企業競爭的就不僅僅是原有的那些臺灣企業了。
對策建議
抵御ECFA的沖擊的根本出路在于增強行業自身的競爭力。因此行業企業的當前任務是加速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結構調整,迅速轉變發展方式,提升行業整體競爭力。這不僅是為了應對實施“ECFA”采取的措施,也是使中國機床工具工業由大變強的必經之路。
在提升自身的同時行業還需求得到國家政策支持。比如對受“ECFA”影響較大的車床、磨床及功能部件的重點生產企業,建議按企業銷售額核定給予“增值稅先征后返”政策優惠,并希望給予“所得稅減半征收”等政策優惠。在“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科技重大專項實施過程中,對功能部件及制造功能部件專用裝備和檢測設備立項給予傾斜;對應用國產數控機床功能部件示范工程立項給予傾斜;對生產中檔、中小型數控機床和功能部件企業技術改造給予較便捷的政策性貸款等。
目前,ECFA還只是一些框架性的條款,只確定早期收獲降稅產品的原產地規則的一些原則,如何具體運用以及如何簽發原產地證,還有待雙方再協商。未來,ECFA應逐步從貿易協定轉向產業合作,以形成上下游產業鏈。建議建立兩岸產業聯盟,實現優勢互補,并化解兩岸產業合作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另外,考慮到若有第三地貨物或服務借此通過臺灣進入大陸,可能對大陸產業產生不利影響,因此海關需要嚴格把關原產地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