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上項目、上大項目是大勢所趨,不能不為。”這是齊齊哈爾市委市政府進一步推進大項目建設的堅定決心。新領導班子主要領導上任僅一個多月,經過細心調研、摸底,15日組織召開了近來全市范圍...
“大上項目、上大項目是大勢所趨,不能不為。”這是齊齊哈爾市委市政府進一步推進大項目建設的堅定決心。新領導班子主要領導上任僅一個多月,經過細心調研、摸底,15日組織召開了近來全市范圍規模最大的會議――大項目工作推進會,確定了大項目建設的推進方向:緊緊圍繞壯大裝備、食品、化工三大支柱產業,發育新能源、新材料、新生物醫藥三大新興產業,找準切合點,打開突破口,全力推進大項目建設。 為了推進大項目建設,齊齊哈爾市找準六個突破口。首先是圍繞資源開發上項目。從農產品加工方面看,全市有3340多萬畝耕地,糧豆薯總產穩定在150億斤以上,商品量超百億斤,既有大豆、玉米、馬鈴薯、水稻等大宗農產品,又有甜菜、亞麻、花生、葵花、雜豆等特色作物;既有“綠色食品之都”的金字招牌,又有14個特產之鄉的美名,上項目潛力巨大。畜產品加工項目方面,齊齊哈爾市是全國重要的畜牧業基地,形成了以飛鶴、光明、蒙牛、伊利為代表的乳品加工產業鏈,以元盛、金鑼、永裕為代表的畜禽加工產業鏈,在擴大現有企業規模、開發系列化產品上有很大潛力。礦產資源開發項目方面,雖然剛剛起步但前景看好,積極探索跨區合作的建設路子,用小資源引來大項目。泰來和富拉爾基油氣資源與大慶油田可以開展深度合作;龍江縣的銅礦和石灰石、碾子山區的麥飯石、依安縣的高嶺土和石英砂等礦產資源,可與國內大型礦業集團合作開發;鐵鋒區的溫泉地熱、克東等地的優質礦泉水等,都可以做成大產業。旅游文化資源項目方面,明月島、扎龍濕地、尼爾基庫區、昂昂溪風情小鎮、鶴文化、冰雪文化等資源以及歷史文化遺跡,都是各具特色的資源。此外,豐富的林木資源、風力資源、生物質資源,為打造木業、新能源、新生物產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其次,圍繞大企業升級上項目。一重、北鋼、一二機床、車輛廠、齊化、黑化等重點骨干企業一直是該市發展的主要支撐,也是上大項目的重要依托。這些企業擴建的積極性非常高,一些項目正陸續上馬。同時,依靠骨干企業的輻射帶動能力,利用老工業基地的設備、人才、技術優勢,發展一批中小配套項目,推動產業集群化、模塊化發展。
第三,圍繞盤活存量資產上項目。齊齊哈爾作為老工業基地,有很多老企業和鄉鎮企業,通過改革、“并軌”和“解欠”,多數企業卸掉了人員和債務包袱,留下了不少存量資產,既有大量土地,又有一些可用的公用設施。用存量資產吸引項目,投入小、見效快,可以變包袱為財富,可以吸引與其相近、有一定優勢的大企業入駐。同時,搞好中心城區閑置企業的土地置換,用存量資產換取發展資本,異地建園區實現集聚發展。
第四,圍繞產業政策導向上項目。當今世界發展最快的,是以新能源、新材料和新生物醫藥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也是我國轉變發展方式,大力倡導和支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前景廣闊。這方面齊齊哈爾市與發達地區差距不大,有些方面還處在同一起跑線上。新能源方面已經上馬了風電項目,幾年后會形成規模。龍沙區與上海聯孚科技公司簽訂了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合作框架協議,項目總投資15億元,生產太陽能電動客車、太陽能電池和電動車專用電機及零部件。新材料方面,裝備制造企業有很強的研發團隊,可在納米材料、碳材料、復合型材料研制上有所作為。新生物醫藥產業方面,該市醫藥產業有一定的基礎,安泰生物等企業已有了成功實踐。
第五,圍繞區位條件上項目。齊齊哈爾位于黑龍江、吉林、內蒙古交界處,辯證看待區位條件,變劣勢為優勢。如龍江縣鄰近內蒙古,謀劃項目可以用自己的小資源“釣”來內蒙古大資源。
第六,圍繞改善民生上項目。這個市提出,配合抓好哈齊城際鐵路和境內高速公路建設;抓好齊齊哈爾新站、東南熱電聯產、城鄉道路、“一棚一草”改造、“三供兩治”、勞動湖綜合治理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抓好中醫院、第一醫院和農村醫院等醫療衛生項目建設;抓好農田水利設施、退耕還林和城鄉綠化造林等項目建設。特別是結合推進新農村建設,圍繞撤鄉并村、建設小城鎮的長遠規劃,統籌安排民生項目,整合、打捆使用各類資金,集中投入重點建設.
信息來源:黑龍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