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漲價!眼下,全國電煤合同對接剛剛開始,主要煤炭大省的電煤價格已經普遍上調40元左右。對于下游已經面臨虧損的電廠來說,接受此次漲價并非易事。此前,中電聯對五大發電集團的成本統計顯示,...
漲價! 眼下,全國電煤合同對接剛剛開始,主要煤炭大省的電煤價格已經普遍上調40元左右。
對于下游已經面臨虧損的電廠來說,接受此次漲價并非易事。此前,中電聯對五大發電集團的成本統計顯示,到今年9月底,國內市場煤價比上年同期上漲超過100元/噸,五大電力集團到廠標煤單價平均上漲超過15%,經營壓力巨大。
神華集團人士對本報預測稱,煤炭價格依然有上漲空間。
該人士表示,煤炭價格也許最終會在今年的基礎上再上浮10%,“目前狀況看,電力企業要想持平,上網電價得漲2分錢”。
據悉,中電聯已經再次建議有關部門堅持實施煤電聯動,解決熱電價格長期倒掛問題,此外還建議采取措施進一步推進電價改革。
串謀漲價
11月9日,江蘇2011年度煤炭供需洽談會召開,20余家電廠等用煤單位參加會議。但本報獲悉,會議期間,一些電廠重點客戶只填寫了2011年煤炭需求意向表,并沒有簽訂具體價格。
知情人士稱,就在江蘇省內電煤對接前幾天,陜西、內蒙古、山西煤炭廳的一些官員曾私下在一起討論誰先漲價,誰后跟漲。山西省安監局人士告訴本報,“這都是企業自律、同進退的價,對外當然不承認,就說是市場調節?!?
11月初,山西省2011年全省煤源購銷合同洽談開始。結果是2011年5500大卡標準電煤的平均合同價格預計為每噸490元,比去年的合同價上漲40元。幾乎在一周之內,其他省份就緊隨其后按照大致相同的幅度上調了煤炭價格。陜西省陜北礦業集團人士說,我們和內蒙古差不多,每噸也漲了大概 30多元,“想漲更多,但政府壓著不讓漲”。
在煤炭大省紛紛漲價的同時,秦皇島港口和國內大電廠的煤炭庫存卻一直高企。
秦皇島港海外煤炭市場研究部提供的信息顯示,10月31日,秦皇島港煤炭存量是710.6萬噸,環比增加60萬噸。與此同時國內大電廠的煤炭庫存也很高,達到6200多萬噸,環比增加接近220萬噸,能用20天左右。
事實上,秦皇島港口的煤炭庫存量在10月中旬和接近下旬時更高些,曾達734.5萬噸。但11月9日降到649.4萬噸,運行趨于正常。尤其在最近一周內庫存下降態勢明顯,截止到11月18日已經降至595.3萬噸。
口頭警告
每逢電煤對接洽談開始時,也就是煤炭價格“不約而同”漲價的時刻,這幾乎已經是最近幾年的慣例。
清楚這一慣例的國家發改委,在11月9日全國煤炭工作會議上明確要求,煤炭企業要從大局出發,在保障煤炭供應的同時,不要隨便亂漲價。
但山西省同煤集團人士則表示,“現在發改委在壓價,但是維持今年的價格是最低保證吧?在什么都漲情況下,按道理再漲點沒問題,先談吧?!?
“煤炭企業說漲15%,國家發改委不允許漲價,往下按一按,中間撮合一下,最終在10%左右?!鄙袢A集團人士稱,煤炭價格還會上漲,因為這輪煤改使得安全成本加大了。
煤炭企業的堅持,令國家發改委的口頭限價顯得毫無約束力。11月17日國家發改委發布的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顯示,本期5500大卡環渤海動力煤價格平均為790元,比上期略微上漲;而自今年9月15日以來,價格指數一直處于上漲狀態,至今漲幅達到80元左右。
對于下游已經面臨虧損的電廠來說,接受這一漲價幅度的難度可想而知。
中電聯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說,自2003年以來,中國煤炭價格持續上漲,秦皇島5500大卡煤炭累計上漲超過150%,而銷售電價漲幅僅上漲32%。自2004年國家發改委頒布煤電價格聯動機制以來,共實行了四次煤電價格聯動,但還有較大缺口。
中電聯人士說:“由于持續虧損,目前北方采暖期即將開始,電廠開始冬儲煤,一些電廠已經無錢買煤,可能產生不能保證電力、熱力供應的風險?!?
內蒙古安監局一位人士也對本報表示,現在煤炭價格很高了,煤老板們的利潤太高了,而電廠虧損很嚴重,“電價受國家控制,煤炭企業這一漲價,電力企業虧損得更嚴重”。
通脹中價改?
中電聯不得不在今年第三次提出建議實施煤電聯動等上調電價的措施。國家發改委也在最近一段時間密集出臺兩份文件,均指向電價調整。
11月12日,國家發改委等部委聯合下發《電力需求側管理辦法》。這一規定被業內解讀為,在電力成本較高的地區,可以根據季節和用電量,自行上調電價。
在此之前,國家發改委還發布了《關于居民生活用電實行階梯電價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國家發改委將居民用電分為不同檔次,依據用電量的增加,分別采取不同幅度的提價方式。這是在目前情況下,國家發改委出臺的理順電價機制最重要措施之一。
國家發改委人士稱,在起步階段的三年內,以穩定為主,保持70%居民用電價格的基本穩定;對于用電較多的提價幅度為10%,其他行業略高于這一幅度調整,甚至達到每度提高2毛錢左右的幅度。
目前,國家發改委對階梯電價的征求意見已經完畢,接下來,就是考慮如何出臺以及何時出臺的問題了。但問題在于,隨著通脹的加劇,國家發改委能否會在物價上漲的敏感時期上調電價?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專家告訴本報,“按照國家發改委的設想,此番對于電價的調整,著眼點已經不僅僅是簡單地為了彌補電廠虧損,而是從逐步理順電價機制出發來考慮。最近幾年來,包括電價在內的資源價格改革的教訓是,通脹不應該是價格改革的障礙,否則只能是越拖矛盾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