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來,隨著“東數西算”工程的全面鋪開,全國8個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10大數據中心集群均從“藍圖設計”邁向了“施工落實”。
????經過了兩年的建設,多家參與“東數西算”工程的公司也于近期陸續公布項目交付。為了解當前數據中心運營情況,《證券日報》記者近日走訪京津冀地區數據中心,探訪“東數西算”工程如何賦能企業成長與綠色發展。
????“東數西算”工程具有高度前瞻性,能夠系統性優化和應對算力基礎設施布局不協調、不均衡的挑戰,是中國數字基礎設施大動脈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河北省張家口的數據中心內,秦淮數據集團CTO張炳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們為能參與這一具有深遠影響的歷史性事件感到振奮。在‘東數西算’工程的推動下,自2022年年初到2023年三季度,秦淮數據集團在建及投運的數據中心總量由27座增長至34座,IT總容量從673MW增長至1029MW。”
????據張炳華介紹,河北張家口和山西大同兩地作為集團率先及重點布局的樞紐節點,在中國業務中占據著非常重要地位,和海外業務一起,是近兩年來業務增長的主要動力。
????雖然身處規模龐大的數據中心機柜群中,但是《證券日報》記者并沒有明顯感覺到算力運轉的熱浪。張炳華介紹道,這得益于該數據中心運用了先進的冷卻技術,比如“玄冰”間接蒸發、磁懸浮相變、冷板液冷等極致冷卻技術,這些領先的冷卻技術不僅降低了機房的用電量,還提升了服務器的算力效率。
????為響應國家政策要求,到2025年前,國家樞紐節點PUE(評價數據中心能源效率的指標)要降到1.25以下,部分地區的標準更為嚴格。這就要求企業通過技術創新不斷地提升數據中心能效,確保單位能源支持更多、更復雜的算力需求。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專員劉玉書對記者表示,加強數據中心的建設已經成為支撐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當前,確保數據中心的高效能、低耗能,確保數據中心有足夠的容量和安全性,已經成為“東數西算”工程的要求之一。
????“東數西算”工程在規劃算力網絡布局同時,也進一步強調數據中心產業的綠色低碳與節能環保。對于數據中心產業未來而言,將涉及數字化管理、制冷技術運用、算力使用效率優化等,為數據中心運營企業持續注入新動能。
????張炳華對記者表示,目前,秦淮數據已經形成了從北京到河北張家口、山西大同、甘肅慶陽的秦淮數據“數據中心西進之路”,西部地區有豐富的電力資源,綠電儲量均位居全國前茅,為實現“零碳算力”提供了有利條件。
????百度智能云相關負責人也向記者介紹,早在2015年,百度陽泉智算中心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就已經開始充分利用屋頂空間,建設100KWP光伏電站,成功運行并完成并網發電,年發電量約為120000kW·h,成為中國首個應用太陽能光伏直接并網發電技術的數據中心。污水回用系統也在百度陽泉智算中心規模部署,冷卻水系統節水率達44.8%,全園區年節水48萬噸。
????中國(上海)自貿區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劉斌對記者表示,利用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技術,建立數字化管理平臺,實現能源消耗的實時監控和分析,及時調整能源使用策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這也是數據中心運用新質生產力提高能源效率,實施節能改造的重要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