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日前,慈溪市出臺新材料產業基地轉型升級實施方案,將圍繞特種金屬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密封件及玻璃纖維三大產業方向,實現新材料產業價值鏈的整體升級和產業規模的進一步壯大,打造在國內具...
日前,慈溪市出臺新材料產業基地轉型升級實施方案,將圍繞特種金屬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密封件及玻璃纖維三大產業方向,實現新材料產業價值鏈的整體升級和產業規模的進一步壯大,打造在國內具有顯著競爭優勢的特色新材料產業基地。 按照新材料產業基地轉型升級實施方案,至2012年,慈溪規模以上新材料企業總產值達到300億元,年均增幅達到18%,實現增加值40億元,新材料產業產值占全市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10%;建成1—2個材料創新平臺,建立寧波市級以上工程技術中心12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0家,實施國家級科技項目10個以上,技術創新與改造投入年均增長10%以上。
凝聚細分領域產業特色,拉長產業鏈。特種金屬材料的重點發展方向是特種有色金屬材料、磁性材料、半導體材料,其中電子銅帶是繼續扶持做大做強的重點領域;功能高分子材料的重點發展方向是中高檔化纖、新型塑料、高檔涂料,其中化纖是重點支持的做大做強領域;密封件及玻璃纖維產業的重點發展方向是密封件、玻璃纖維,其中密封件是重點培育的特色做強領域。在凝聚細分領域產業特色的基礎上,大力引進和培育一批關系密切的關鍵性上下游企業,并推動同一產業鏈企業的相對集聚,著力形成3-4個總量規模大、創新能力強、品牌影響廣、市場份額高的新材料產業集群。
強化產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升價值鏈。引導企業加強研發投入力度,加快建設企業研發機構,在銷售超億元的新材料企業建立研發中心或工程技術中心。加大企業創新投入,爭取使50%以上銷售超億元的新材料企業研發支出占銷售收入比重達到3%以上。
優化產業發展空間布局,打造集聚區。根據現有的新材料產業分布以及慈溪市經濟發展的整體布局方向,重點打造宗漢街道、慈東工業區、杭州灣新區三個新材料發展集聚區。宗漢街道新材料產業領域以化纖和特種有色金屬為主,重點是推進現有產業細分領域的進一步凝聚,完善上下游產業鏈。慈東工業區要充分利用龍山鎮已有的新材料產業發展基礎,以功能纖維、新型塑料為主導,在推動原有產業和企業轉型升級的同時,重點引進該領域的代表性企業和上下游產業,不斷做大做強細分產業領域。杭州灣新區圍繞差別化化纖、特種有色金屬兩大方向,瞄準國內外龍頭企業以及龍頭企業的重要關聯企業進行針對性引進,高起點打造產業集群,構建具有全國乃至全球競爭優勢的新材料產業集聚區。
來源:貴州新材料信息網